洗衣机事件几天后,就是李老爷子的生日。
那几天,育婴师丽芳心里忐忑不安,一怕雇主李太因为心里不痛快找家务保姆玉芬的碴,二怕李太知道是自己给李先生报告的这件事,从而为难自己。
于是这几天带莹莹更加小心仔细了。自从那次莹莹感冒后李太就不放心,不管人在哪里,随时会打电话回来查问关于莹莹的一切。这几天也仍然照常询问,所幸并没有哪里令她不满意。
家务保姆玉芬按部就班的如常干活,甚至比以往更淡定。见到李太,也还是微笑着打招呼,例行询问她一些家务事。但关心的话却明显比以前少了。以前,如果李太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玉芬如果有空,就会走过去问她是否需要吃点水果?现在除了每天一早会例行洗一些能摆放的搁在茶几上,其他的除非李太叫了才会帮她洗或切。如果是外面阴天或下雨,在李太出门前会询问她是否需要带雨伞?现在则没有了。只有例行工作上的礼貌待之。
但对垚垚却还是一如既往的关怀备至,每天早上会根据天气查看垚垚的穿着是否合适,会询问他晚饭想吃什么,会提着他的书包送他上车才关上院门返身回屋。
对李先生还是和以往一样,礼貌而疏远,除非李先生主动和她说话,才回应一句,安排的工作默默完成。非必要不开口说话。这很符合李先生对保姆的预期。
再没有人提起那天李太和玉芬为洗衣机理论的事。每个人都心照不宣的当没有发生过。
丽芳私底下问玉芬:‘你说李太会不会找咱们碴子?’
玉芬云淡风轻的回答:‘工作就是工作,尽力做好就行,其他的不用多想。’
丽芳不相信她这么淡定,不甘心的问:‘万一她要没事找事呢?’
玉芬说:‘凡能找出事来的,都说明还可以做得更好。’
丽芳没再说话了。内心鄙视了一下玉芬,觉得她在自己面前有点端着。尽说些鸡汤话。事实上谁能做到?
玉芬看丽芳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说:‘姐,那天谢谢你,不过你不用担心。你只要把孩子带好就没事。’
看来一屋子聪明人,只有自己笨一些,丽芳心想。
老爷子生日前两天,李先生夫妇难得的一起去了趟父母那边。本意是想定一家酒店,多请些亲戚朋友热热闹闹办一场酒席。但老爷子早己看淡虚华,不肯。只愿在家里简单吃顿饭。还说哪里也不如家里舒服自在,哪家酒店的菜也不如保姆吴姐做的合口味。
于是只得听老爷子的。
李老太太父母均已作古,唯一的哥哥也已经过世了,几个侄子早已移民。所以,生日这天只请了李先生的叔叔一家来吃晚饭。
李太作为唯一的儿媳妇,午饭过后,早早就带着两个保姆和女儿莹莹过来了。
推开虚掩的院门,看到吴姐一个人在厨房忙碌。
吴姐在厨房也看到了众人,连忙出来把大门打开,众人在门口换鞋时,李太问李老夫妇呢?吴姐回答正在午睡。
于是李太告诉莹莹不要吵,爷爷奶奶在睡觉。小女孩睁着大眼睛,懂事的点了点头。
进门之后,玉芬就直接去了厨房干活。吴姐先把客厅空调打开,给李太切了些水果,又笑咪咪的泡了一壶花茶。看李太坐在沙发上边喝茶边喂莹莹吃水果,才又笑眉笑眼的回了厨房。
丽芳坐在客厅离沙发不远处的一把椅子上。打量了一下客厅,满屋古色古香的红木家具泛着幽光,顶上简洁的中式宫灯和家具相得益彰,柜子上的各种古董花瓶摆放得恰到好处。淡紫的遮光窗帘随风轻轻摇曳。坐在这样宽大的客厅里,随着空调散发出的丝丝凉意,让人心底不由清静起来。
这座城市的喧嚣和热烈,仿佛已是另一个时空,这边岁月静好。
看莹莹一直坐在李太身边安静的吃着水果,丽芳说:‘李太,我去厨房帮忙吧?’
李太看了眼丽芳,恬静的点了点头。她今天穿着一套杏红色的修身及膝裙,淡淡的暖色调,她柔和的表情,和整个场景很搭配。娴静雅致。
丽芳心头一松,急忙去了厨房。干坐在客厅实在是无聊又难受。
厨房已经开始炖卤炸煮了,虽然烤箱蒸箱电炖锅砂锅很多都用起来了,但因为厨房开着空调,所以还很清凉舒服。
厨房很宽敞,三个人在里面边干活边偶尔闲聊几句。多数是丽芳说,吴姐回应。玉芬并不太开口,只偶尔抿嘴笑一笑。
君君生日那天,吴姐和玉芬一起在厨房做过饭,所以这次配合起来很有默契,两个人各负责一部分菜。
丽芳一时反而插不上手,就在一旁剥葱扒蒜。弄些配料。
丽芳很喜欢这种气氛。做保姆的,如果是雇主家里只有一个保姆,做久了难免偶尔孤独或失落。因为住家保姆长期呆在雇主家,别人是一家人,只有自己一个人是外人。心里知道这是工作,但也难免有时会心情失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