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之淡淡答道:“我说过,救他们只是随心而为,求个问心无愧罢了。
但是现在,我心情不好。”
闻言,青鸾摸了摸下巴,略微思索片刻,便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那确实,心情不好可是大事!
罢了罢了,反正你手中无剑,应该不至于死太多个。”
书生倒是没有听见林逸之和青鸾那惊世骇俗的对话。
他稳住了身形后,见周围人明显准备一拥而上,赶忙也踉踉跄跄上前,用自己瘦削的身板护住了林逸之。
“诸位,冷静,冷静!听我一言……”
书生奋力高呼着。
众人也随之投来了要把人生吞活剥似的目光。
书生下意识缩了缩脖子,勉强壮起胆子没有后退:
“诸位乡亲,我们都被那道士蒙蔽了!
它根本就不是什么救苦济难的上仙,而是个不择手段,蛊惑人心的妖道啊!
我是亲历者,亲身体会过那种失去记忆的绝望,难道这还不够有说服力吗?
求你们相信我,相信我……
这位少年英才,才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我们可不能让他心寒呐……”
书生言辞恳切,不断低声下气哀求着,
可早已魔怔的众人,对此说辞自然是嗤之以鼻:
“大胆!竟敢诋毁上仙?上仙普渡众生从未有误。
至于你,分明就是因为心不诚,才会落得如此境地!”
“我呸,我们才不需要这小崽子救命,他是打碎仙器的罪人,不可饶恕!”
书生一时百口莫辩,急得额头直冒汗。
林逸之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这一幕,调侃道:“呦,今儿个你咋突然转性了?”
面对林逸之的打趣,书生则是讪讪一笑:
“小先生,先前我利欲熏心,被那妖道蒙蔽,迷失自我,言语间多有得罪,不当之处还请小先生见谅!”
“小……先生?”
林逸之不由哑然,这还是他第一次听别人这么称呼自己,只觉有些滑稽。
“小先生是蔡某的救命恩人,蔡某自当这般称呼……”
蔡书生并未感觉有何不妥,反而一脸诚恳往前凑着,向林逸之道谢连连。
“欸欸,只是举手之劳而已,先生不必如此。”
对于蔡书生的热情,林逸之明显有些招架不住,连忙摆手道。
蔡书生却是摇了摇头,认真无比说道:
“小先生有所不知,我方才所说,可没有半句虚言。
说小先生对在下是救命之恩,当真毫不为过。”
他说着,又无奈一笑,面露追忆:
“我自幼家境贫寒,按理说可没有资格接触诗文,更不可能成为个书生。
还记得小时候,我亲眼目睹了长辈们劳累一生,却依旧困窘不堪,食不果腹的模样。
自那时起,我就不甘心一辈子只能像长辈们那样碌于田畴。
又加之我体格孱弱,并不适合从于农事。
所以当时的我,最羡慕的就是那些官吏。
他们不用风吹日晒,却能让一大家子人过上好日子。
而长辈们说,想要当官,就必须要读书,要参加科举。
所以,读书,成为个书生,走上科举之路,中举登科,最后带着亲人们脱离贫苦,
就成了那时的我,乃至于现在的我,最大的梦想。
或许是上天眷顾,在我连书都买不起的年纪,我遇到了一个好心人,对我有再造之恩的大恩人。
那日,我刚结束了当天的农活。
在回家路上,我如往常那般,想趁机溜去墨巷凑热闹。
也许是因为当时的我,看上去有些可怜吧?
那个好心人路过了墨巷,瞧见了正在书摊边眼巴巴馋着书籍的我。
我到现在还记得大恩人的模样,他几乎满足了我对侠客的所有幻想。
他看出了我眼中闪烁着的渴望,竟走上前大手一挥,买下了好几本特别特别精美的书籍,一把塞到了我怀中。
我并不知晓他的姓名,他的来历,他只是告诉我,他觉得与我有缘。
就这样,我这辈子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书。
他不仅给我买书,还耐心地花了好几天时间教我识字学文,教会我到底怎么去读书。
在恩人的帮助下,我终于成功说服了家里人,他们选择支持我放下农耕,走上科举之路。
当初的我,意气风发,壮志满酬。
因为恩人曾夸赞过我天赋不错,才几天时间就初步入门了。
可惜好景不长。
国朝之民何止亿万?其中不乏真正富有天资之人。
科举这条路上,最不缺的就是天才。
纵使我很幸运地成为了一个读书人,但毕竟起步太晚,与城中同龄的世家弟子还有所差距。
在恩人离开后,我虽仍旧勤学不辍,但没有了他的帮助,我猛然发觉,自己的学习进度竟一下子慢了下来……
我还以为这是缺少了他人引导的缘故,为此,我尝试过潜入咱们县的县学。
对了,当时浔阳还未经战火,那里还是州学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