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这才如梦初醒,手忙脚乱地拿起笔,翻开本子,然而,当他们面对空白的纸张时,却再次陷入了迷茫。他们茫然地看着老太爷,那眼神仿佛在说:“记啥?咋记?”
老太爷看着他们那清澈而懵懂的眼神,最终还是无奈地败下阵来,只得无奈地说:“算了,等会儿你们直接抄刘会计的吧。”
其他人听到这话,如蒙大赦,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老太爷此时此刻,对太爷爷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不禁暗想,太爷爷这几年到底是怎么把这些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教导成才的呢?这可真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啊!
老太爷有些头疼的说:“还有谁说?”
第二个发表意见的居然是王安:“其他的我说不清,不过大家交上来的粮食放哪儿?得派人看着吧?”
这一下其他人都有些对他刮目相看了,他也不是那么笨,就是太老实了。
老太爷欣慰的夸奖道:“王安提出的挺好,再接再励。”
王安得了夸奖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嘿嘿的傻笑几声。
老太爷又在本子上记了几笔。
说到具体的琐事了,大家也都打开思路了,不就是做饭吗?也就那几个步骤:在哪儿做?谁做?柴火哪来?谁挑水?谁盛饭?
等大家都把想到的问题说出来了,老太爷才松口气,这些人也不是一无是处,只是眼界太窄了,还是能用的。
老太爷说:“问题呢,大伙提出来不少,刘会计要的数据,做饭的场地和人选都不是问题。”
“最主要的是,我们具体有多少粮能坚持多长时间,还有乡亲们同意不同意。”
几人一听又沉默了,又回到了最开始的问题——粮食。
没粮食,不管计划多好也不行。
老太爷接着说:“接下来第一件事儿,我们要对全村进行摸底统计,看看乡亲们手里的粮食到底能撑多久,我们要集体分配能撑多久,有了具体数据也好进行下一步。”
“如果算出来,我说的办法哪怕多撑半个月,我们就不白干,你们说呢?”
“好,现在我们举手表决,同意的就举手,我们少数服从多数。”
老太爷刚说完,王安就把手举起来,接下来是刘福和王大,随后杨宝仓,最后王老大的孙得海也举起来了。
杨宝仓这个人说他是老太爷这边的,不如说他是刘福这边的,刘福站哪边他就会跟着,毕竟他和刘福两家是亲家,老太爷和他两人又差点儿事儿。
老太爷看他的提议一次性通过,心里很高兴,毕竟这是他第一次提问题就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老太爷满意的看着大家说:“既然都同意,那这个计算就交给刘会计了,他需要什么数据就由各位辛苦一下了,去各组跑一跑了。”
其他人赶紧说:“应该的,应该的。”
只要不让他们去算数,跑跑腿儿,没问题。
接下来的会议就是由刘福主持了,他把自己需要的各组的户数,人口家庭成员,男女老幼还有家庭存粮这些的具体数据都交待给几个组长了。
喜欢老辈子的故事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老辈子的故事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