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么个理啊。”
多尔衮轻轻的点头。
以往大清国在辽东,只需要镇住几十万人的包衣,那还比较轻松,如今一口气多了这么大的地盘,掺了这么多的包衣,再想效仿前制,似乎也有些不妥啊。
一旁的索尼见状,赶紧献策。
“王爷,奴才以为,如今我大清兵马甚缺,入关之时,十万之众,在辽东还尚可,可如今明显不足,如今旗丁甚缺, 可以将投效我大清国各部兵马,编入到旗下效力!”
“这如何使得?”
索尼的这话一出口,顿时引得无数人不满——废话,大清国的旗籍,是多金贵的存在啊?
是铁杆庄稼啊,那些个投降的明军,怎么就能当旗人呢?
要是这么搞,这旗籍不就用滥了。
多尔衮也觉得不妥,而索尼却是笑着道。
“奴才以为,可以新编几个旗啊。”
“不如汉军, 满蒙八旗尊贵,但也在包衣之上。”
“给这群汉人们,还有愿意投效咱大清国的汉人壮士们一个出路,也省得他们不开眼,跟咱大清天兵对抗到底。”
“这倒是。”
多尔衮轻轻的点头。
“既然这样,再增设绿营吧,不在旗,但却比包衣金贵!”
说到这里,多尔衮扫视着周遭。
“另外,咱大清国这回入关, 损失也着实不小啊。”
“各旗打太祖那会,便在旗下效力,或是爷娘在旗下效力的老包衣健壮,都是咱旗下的自家人了,补到旗下当旗丁好了。。”
多尔衮说着,又继续的道。
这些个老包衣们,早已经奴化了,愿意为大清国效忠效死,在清妖们体制内,地位也不低,所以如今,多尔衮是要拿他们,补满八旗旗丁里面的亏空。
哦对了,满八旗甭看顶了一个满字。
但实际上,里面的汉人也不少。
因为八旗制度,实际上并不是什么民族制度,准确的来说,是一种军制,满汉蒙朝四族都有,历史上还有葡萄牙八旗兵,俄罗斯八旗兵。
“王爷英明,这么一来,再抓些个生女真,咱这几仗的亏空,就能补回来了。”
旁边的石廷柱赶紧的恭维一声。
多尔衮轻轻颔首,然后继续道。
“咱满八旗补上了亏空,也不过六万余众,咱大清国的兵,还是不够啊。”
“王爷英明。”
众奴才赶紧点头,大清国的兵确实是不够了,尤其是信的过的旗丁太少。
以前在关外,只占了一隅之地,还显不出来,可如今入了关,就显得有些不足喽。
尤其是,在北京城下一口气折了一万多人。
这让他们更加迫切的想要扩充旗丁的规模。
毕竟陈妖王这么厉害,要是旗丁少了,那还能灭的了妖王吗?
而多尔衮则继续掰着手指着道。
“咱大清国原先的汉军旗,手底下也就是三顺王那点兵马,才一万来人,不够,不够,要补满,把平西王麾下的关宁军,还有那些个伺候主子们超过十年,或是旗下这些年长成的少年包衣,以及投降的明军里面的忠勇,全编进去,凑个满额六万余众!”
多尔衮说着,又继续道。
“蒙八旗也同理,现在蒙八旗才一百零七个佐领,不够,不够!”
“也要补上,咱大清国已经要定鼎幽燕了,要夺取天下了,跟昔日蒙元鼎盛,也不差到哪里,只要拿出来给旗丁的恩赏,给草原上面的蒙古好汉,定能够再凑出来一百个牛录,把蒙八旗也给补满喽!”
“这么一来,我大清国便有满蒙汉二十四旗二十万旗丁了。”
满蒙汉八旗的编制,定下来很久了,但一直没有满编,这倒不是说黄台吉,不想扩充实力。
而是因为他养不起——养一个旗丁,成本可不低啊。
旗丁需要有田庄,如此才能为旗丁提供出战的口粮,打造盔甲,兵刃的银子,还得给旗丁们分包衣奴才。
倘若旗丁们经营田庄不善,落了亏空,主子们还要拿银子给旗丁们补上亏空。
这么算下来,光养活大清国现在的十万旗丁,就已经相当不易了,要不知屡番入寇从大明朝抢掠财货,又有晋商们帮忙销赃运输物资。
清妖们那脆弱的经济,早就崩盘了。
辽东贫瘠,就那么点人口,能养十万旗丁,就已经是分外的艰难的了。
但是已经要夺取直鲁豫三省,而且马上就会有一千万包衣奴才的多尔衮,才不怕养不起呢。
因此,他要将满蒙汉八旗,共计二十四个旗,全部弄成满编,凑二十万旗丁。
这还不算完,多尔衮还继续的说道。
“另外,投降我大清的明军,再新编出来一个绿营!”
“绿营虽然不比八旗尊贵,但却位列包衣之上,也是旗下的奴才,不隶各旗,归朝廷直属。”
所谓的归朝廷直属,说白了就是归他多尔衮直属,不过在场可没人敢反对。
而多尔衮则继续的道。
“绿营嘛,投降我大清的明军,悉数的编进去,现在有多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