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刻,随着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纷杂的脚步声,一道激动亢奋的声音也随之响起。
闻声,嬴政眼神一亮,迅速朝殿门处望去,周围群臣也将视线齐刷刷地聚集过来。
一位背负令旗的精锐战士,满脸疲惫地冲进了宫殿,显然刚刚经历了一段长途奔袭。
“禀告大王——”他微微喘息着开口,“韩境传来大捷!”随后递上一份紧握在手中的布制军报,“这是冯去疾大人亲手写就的捷报。”
“速速呈上!”听闻是来自韩境的消息,更是一份捷报,端坐冕旒之下的嬴政脸上的威严顿时被一丝期待与兴奋取代。
自那次同赵祁谋划布局之后,他便对此结果望眼欲穿。
韩境战局不仅牵涉到未来的胜负成败,更是大秦统一六国的重要节点。
这样的大事,嬴政又怎能不重视?若此战得胜,对秦国的意义无疑是深远非凡。
“是。”赵高不敢稍有延误,快步走上前,双手捧起军报,恭敬地递交到嬴政面前。
嬴政迫不及待地伸手接过,急忙展开阅读。
只一眼扫过,他的神情立刻发生变化:惊讶、喜悦、震动……种种复杂情绪在他脸上交织浮现。
或许他从未想过捷报中的内容竟会如此惊人。
文武百官见嬴政陷入沉思而沉默不语,却又看不到那冕旒下遮掩的表情,心中满是好奇猜测。
“赵祁,我不信你还能一路长胜下去。
若是败在这回,我定要把你压垮!”李斯心底暗自冷笑,满怀怨恨思索道。
紧接着,下一刻,“好!好!好啊!”伴随着这激昂的喝彩声,“赵祁,你果然没辜负寡人的期望,也未让大秦失望!”嬴政难掩内心的兴奋激动,倏然从宝座上站起身来,振声宣布道。
那爽朗的大笑声里满含的喜悦已昭示无遗:韩境必然取得了惊天动地的胜利,其规模恐怕远远超出了想象。
高举手中的捷报,他对群臣言道:“寡人在此告知你们,韩境,从今日起已然彻底安定了!”
一语既出,满堂哗然。
所有人都更加迫切地想要知道具体的战况。
终于按捺不住,王绾率先出列,大声发问道:“恳请大王明示,究竟韩境发生了何事竟能让您如此开怀?莫非赵祁真的击退敌军,并且取得巨大胜利了么?”
这一提问立时引发了所有人的关注视线,众文武官员屏息以待,希望能第一时间获得答案。
谁知嬴政却带着一抹玩味的笑容摇了摇头:“赵祁带来的喜讯可远不止这么简单呢。”他的语气里透着无法掩盖的喜悦之情,显然此刻的思绪仍未完全冷静下来。
要知道,能够让身为一国之君的嬴政都这般激动不已,那么这场胜利必定是不同凡响,而赵祁所立的功勋亦当如斯。
略作停顿后,嬴政缓缓吐露实情:“寡人告诉诸位,魏国公子魏泰,已为赵祁一箭所杀。”
殿内顿时鸦雀无声,唯有此消息久久盘旋于耳。
魏国公子魏泰,被誉为魏国最具才华的新一代领军人物,更是受到魏无忌寄予厚望之人,如今却命丧赵祁箭下。
这一变故不仅沉重打击了魏国的信心,也让魏国深深感受到了秦国咄咄逼人的天威。
“魏无忌倾尽心力栽培的对象,今日却落得这样个结局。”
一听到魏泰的名字,满朝文武立刻明白了其中深意。
虽说魏泰在天下的声名并不显赫,但在魏国却是备受期待的青年才俊,才能颇为突出。
然而接下来的一句话,令整个气氛骤然改变。
只听嬴政缓缓开口:"赵国大将庞媛已为赵祁所斩!"
此语既出,整座宫殿顿时陷入寂静,所有大臣面露震惊之色。
毕竟魏泰再出色,也只是魏国新一代中的佼佼者,目前的声望仍有限。
但庞媛完全不同,作为赵国赫赫有名的上将军,他的领军能力早已威震天下,与廉颇齐名,同为赵国的支柱级人物。
一直以来都有传言:只要廉颇和庞媛健在,李牧未亡,赵国便是坚不可摧。
而如今,赵国三大上将之一居然陨落了,而且是死于秦国最年轻的主将赵祁手中。
这说明庞媛必定是以赵军主帅的身份率军伐秦,绝不可能屈居魏泰之下。
既然庞媛阵亡,那就证明赵魏联军无疑已被赵祁彻底击溃,否则堂堂上将军怎会轻易丧命?
"原来如此!庞媛这般威名赫赫的大将,竟真的死在赵祁手里了吗?怪不得大王如此开怀,这是对赵国的一大重创啊!"
"庞媛这一去,赵国势必更加衰弱,对我大秦却反而是莫大的喜讯!"
群臣议论纷纷,无不激动振奋。
尽管没有亲临战场,但从庞媛的死亡就能大致推断战局结果,想必我大秦取得了辉煌胜利。
见群臣反应如此,嬴政心中并无意外。
的确,庞媛身为赵国上将军,曾多次令我大秦蒙受损失,今日终于除掉这个强敌,确实令人振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