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仲园做梦也没想到,今天能遇见自己一生的第一个贵人,从此改变了命运走向。
下班铃一响,他没像其他人那样急匆匆往家赶,而是一头扎进了工厂那间小而温馨的图书室。
图书室里,几排日光灯把每个角落都照得亮堂堂的,书架上挤满了各式各样的书,仿佛在向他招手。
图书室里偶尔有工人的脚步声,像是节奏感极强的鼓点,打破了这里的宁静。
蔡仲园在书架间溜达,手指轻抚过书脊,像是在跟每本书打招呼。
突然,他的目光被一本无线电波的稀有书籍吸引,眼睛里闪过一抹亮光,像是发现了宝藏。
他小心翼翼地把书拿下来,激动地翻看起来。
书页上的公式和理论像是迷宫,让他的眉头皱得更紧,嘴唇微微抿起,他坐到阅览桌旁的椅子上,认真地啃起这些硬骨头。
这时,工厂的王教授走进图书室,一眼就瞄到了蔡仲园那专注的样子。
王教授是清大毕业的高材生,一生心血都投入了国家的发展建设。
他在科技大学任教,桃李满天下,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
身材高大气宇轩昂,两道浓密花白的剑眉,高鼻梁大眼睛,绝对是老帅哥一枚。
王教授走到蔡仲园身边,眼神里带着一丝好奇,他轻声问道:“小伙子,对这本书挺上心啊?你叫什么名字?”
蔡仲园抬头,看到王教授,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他回答道:“我叫蔡仲园,这书里的内容对我很有用的。”
王教授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扫过蔡仲园手中的书,他的眼睛眯成了两条缝,说:“这本书,可是个硬骨头,你啃得动吗?”
蔡仲园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说:“我正努力啃呢,只要我坚持不懈,总有一天能把这些复杂的理论啃下来。”
王教授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他点了点头说:“不错,有志者事竟成。
有什么不懂的,随时来技术科找我,这本书就是我写的。
我姓王,叫我王教授就行。”
蔡仲园看了一眼书上作者的名字,翻到扉页又看到了作者的照片,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谢谢您,王教授。”
他的目光重新回到了书页上,眼睛定定地看着那些复杂的公式,仿佛在和它们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王教授找到了自己需要的资料,在管理员那儿办理借阅手续。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认真阅读的蔡仲园身上。
嘴角勾起一抹微笑,坐到了他对面。
图书室明亮的灯光下,王教授和蔡仲园面对面坐着。
王教授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灰色衬衫,袖口微微卷起,露出了手腕上那块磨损的手表,像是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他突然开口,打破了图书室里的宁静。
“蔡仲园,我看你那眼睛总是盯着那些无线电波的资料,是不是对它们情有独钟啊?”王教授的话语中带着一丝玩味。
蔡仲园的眉毛微微上扬,他没想到自己的小秘密竟然被王教授发现了。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有些紧张:“是啊,王教授,我对无线电波的传播和应用一直很感兴趣。”
“那你一定有了什么大胆的想法?能不能跟我说说呢?”王教授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期待。
蔡仲园兴奋地说道:“我觉得自然界中的无线电波,就像那些四处乱窜的野兔,如果能把它们捉住,就能变成电能,变成一种清洁能源。”
王教授听后很是惊讶:“嗯……这个想法确实很新鲜,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是啊,我也是受到很多启发,才有了这个想法,并且做了一年多的研究。”蔡仲园的眼神坚定地看着王教授。
“研究了这么久,有什么成果了吗?”王教授的眉头微微挑起,像是在挑战蔡仲园的回答。
蔡仲园的嘴角露出一丝苦笑,声音中有一丝无奈:“家里的条件很有限,而且研究资金也太少,只能点亮几个小小的LED灯。”
王教授的眼神里透露出一丝赞赏:“小伙子,你这点亮的不仅仅是LED灯,更是点亮了新的希望啊。”
他的声音,像是老旧留声机里播放的爵士乐,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跳跃节奏:“科学研究嘛,就像滚雪球,不怕起点小,就怕滚不动。”
王教授继续说道:“真是很巧啊!我最近参加了一些无线电波的研究项目,既然你对无线电波发电有兴趣,我想邀请你参加一个小型的科学技术研讨会。”
一边说着,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邀请函,那动作仿佛魔术师从帽子里变出兔子。
蔡仲园的眼睛瞪得像两个刚出炉的热包子,急切地问:“那研讨会上,是不是有那些传说中的行业大佬?”
王教授嘴角上扬:“没错,各路神仙都会到场,带着他们的宝贝研究成果。
对你来说,这可是个大舞台,既能让你露一手,也能让你学到不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