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胶北市,寒风刺骨,吹得人脸上生疼。王晓东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窗外略显萧条的街景,心中很不平静。上任胶北市委书记已有一段时间,通过初步调研,他深切感受,这座城市问题复杂而紧迫 。一座多年沉睡的城市,如同睡美人,等着她的王子来将她唤醒,焕发出勃勃生机。
“咚咚咚”,一阵轻柔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秘书推门而入,神色却带着几分忧虑。“书记,按您的要求,我这段时间走访了不少基层群众,从各个方面着手,收集到一些信息。这些信息说明,胶北市积年来,形成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民生,也影响了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基层群众对政府官员大多没有好感,基础设施老化,建设项目豆腐渣工程严重”说着,他将手中厚厚的一沓资料放到了王晓东办公桌上。
王晓东快步走到桌前,拿起资料仔细翻阅起来。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眉头越皱越紧。,城市的很多老旧社区,存在着严重的基础设施老化问题,居民们长期饱受停水、停电之苦。而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官员与开发商相互勾结,在城市建设项目中偷工减料,导致多栋保障性住房存在质量隐患。
“这些问题为何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你通过建设局和发改委等相关部门询问过没有”王晓东的声音中带着愤怒和不解。
秘书无奈地摇了摇头:“我调查过,这些问题背后涉及到复杂的利益网络,胶北市历年来,项目建设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蛋糕,很多人都在其中赚的脑满肠肥,而这些人都涉及市委市政府的重要部门,权势极大,导致干部群众都不敢随便发声,大多数人多人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王晓东握紧了拳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胶北市发展,如果不把这些毒瘤拔掉,是不可能轻装上阵的,我们不能任由这些问题继续存在。胶北市的老百姓需要一个干净、高效的政府。”
事情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当王晓东在常委会上提出对城市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清查时,立刻遭到了部分常委的强烈反对。
“王书记,城市建设项目涉及面广,清查工作不仅耗时耗力而且会导致我们的干部职工人心不稳定,以后的城市建设项目谁还敢往前冲,清查久了,极有可能影响到胶北市的经济发展。”一位常委皱着眉头说道。
“是啊,现在胶北市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贸然清查,可能会引起社会不稳定。”另一位常委附和道。
王晓东目光如炬,扫视着会场:“各位领导们,我们党从来就是在艰难中诞生,我们最应该善于迎难而上,我们不能因为怕麻烦、怕影响发展,就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这些问题不解决,迟早会变成滞碍胶北市发展的毒瘤。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关乎胶北市的未来。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哪怕再困难我们也不能放弃,我们身为人民的公仆,必须对人民负责。”
王晓东据理力争,对各位常委晓之以情,但在部分常委的极力阻挠下,会议最终没有达成共识。回到办公室,王晓东心情沉重,他知道,一场严峻的考验正摆在面前。
就在这时,建设局一位名叫苏泽的年轻科长找到了王晓东。苏泽眼神坚定,言辞恳切:“王书记,我们基础干部都支持拥护您的决定。这些年,我在基层工作,亲眼目睹了老百姓的疾苦。真是痛啊,但是我们还不敢说法,您来了,我们基层干部愿意为市里的项目建设付出自己的力量。我们不能让那些腐败分子逍遥法外,不能让胶北市的发展毁在他们手里。”
王晓东看着苏泽,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苏泽是建设局公共事业科科长,由于业务关系,他掌握了大量的胶北市历年来的项目建设信息。在苏泽等同志的协助下,王晓东开始秘密收集证据,准备对城市建设项目展开调查。然而,他们的行动很快引起了某些人的警觉。
于是,晚上跟踪,恐吓家属,以及入室盗窃,等手段都用在了苏泽等调查人员身上。苏泽有些怕了,他请了病假,准备去外地多多。
王晓东知道了这个情况,非常愤怒,他在苏泽离开胶北市之前在火车站找到了苏泽。对苏泽进行了极力挽留。在王晓东的劝说下,苏泽终于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建设项目的黑幕揭开。
王晓东一方面要求政法系统加强了对调查人员的保护工作,一方面要求对调查人员的恐吓行为进行坚决打击,同时,也加大了调查力度。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他们终于掌握了部分官员与开发商勾结的铁证。然而,就在他们准备采取行动时,一封匿名信寄到了王晓东的手中。
信中警告王晓东,如果他继续调查下去,将会危及他和家人的生命安全。王晓东看着信,心中没有丝毫畏惧,他深知,退缩意味着对人民的背叛,对正义的亵渎。
为了尽快将腐败分子绳之以法,王晓东决定召开一次特别常委会。在会上,他将收集到的证据一一展示出来,让在场的常委们震惊不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