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会议室大门的瞬间,空调冷气裹挟着檀香扑面而来。椭圆形会议桌后,七位部级领导的目光齐刷刷投来,唯有联络员张处长起身微笑,右手虚引右侧空位。王晓东迈着标准的政务步伐,皮鞋与大理石地面碰撞出沉稳的节奏,落座时特意将笔记本电脑与面前的麦克风保持二十公分距离 —— 这是他反复演练过的最佳收音位置。
"各位领导好,我是青峦省常务副省长王晓东。" 他的声音像经过调音台校准,浑厚中带着恰到好处的亲切感,"今天的汇报,我想先从三个月前青峦县那场暴雨说起。" 按下激光笔,投影幕布亮起卫星云图,暴雨红色预警标识在青峦县上空刺目闪烁。
"7 月 19 日凌晨,特大暴雨突袭。时任县长李为民带着班子成员,在齐腰深的洪水里连续奋战 36 小时。他们用挖掘机铲开堵塞河道的树枝,用棉被堵住决堤的堤坝,硬是把可能造成千万级损失的灾情,控制在了百万以内。" 王晓东调出手机里存着的现场照片,李为民浑身泥泞却眼神坚毅的模样让几位领导微微动容,"灾后我们发现,这支平均年龄 32 岁的干部队伍,80% 是通过 ' 墩苗计划 ' 选拔上来的基层骨干。"
中组部王副部长推了推眼镜:"这个 ' 墩苗计划 ',具体是怎么操作的?"
"好问题!" 王晓东笑着翻开笔记本,"我们打破论资排辈,把 35 岁以下、基层工作满五年的年轻干部纳入重点培养库。比如青峦县水利局的技术骨干周明,原本在乡镇水利站工作,通过 ' 墩苗计划 ' 直接提拔为县防汛办主任。事实证明,年轻干部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在应急处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汇报转入医养结合试点环节时,王晓东调出青峦市康养中心的实时监控画面。画面里,护士正用智能手环为老人监测心率,家属通过手机 APP 就能查看护理记录。"这是我们推行 ' 智慧养老 ' 的示范点,但推行初期遇到了阻力。" 他调出某街道办的考核表,"过去考核只看床位数量,现在增加了服务满意度、医疗响应速度等七项指标,有些干部觉得太复杂。"
"那你们怎么解决的?" 中组部考核组的刘司长追问。
"我们开展了 ' 双周擂台赛 '。" 王晓东点开一段视频,画面里两位街道办主任正在激烈辩论,"让干部们用数据说话,用案例比拼。比如这位柳主任,通过优化排班制度,把老人投诉率从 15% 降到 3%,在擂台赛上一举夺冠,现在她的经验正在全省推广。" 他合上笔记本电脑,身体微微前倾,"事实证明,科学的考核机制不是束缚,而是干部成长的助推器。"
王晓东刚要起身致谢,坐在主位的部领导突然抬手示意:“小王,你们在干部考核指标调整后,有没有出现‘重痕不重绩’的形式主义反弹?”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空调出风口的嗡鸣都清晰可闻。
“这正是我们预判到的风险点。” 王晓东重新落座,从文件夹抽出三页对比图表,“我们建立了‘过程留痕 + 结果验证’双轨机制。比如在医养结合考核中,既要求上传服务日志,也会随机抽取 20% 的老人家属进行匿名回访。上个月巡查时,发现某社区为应付检查伪造了 43 份护理记录,我们立即撤销了该负责人评优资格,并将案例全省通报。”
“干部队伍年轻化会不会导致经验断层?” 分管干部工作的副部长突然发问。
“这个问题问得深刻!” 王晓东调出干部结对帮扶数据图,“我们推行‘青蓝工程’,让 586 名资深干部与年轻骨干组成帮扶对子。就像青峦县抗洪时,60 岁的老水利专家周建国,带着 90 后的周明连续三昼夜盯守堤坝,用实践课教会年轻人如何预判管涌风险。现在这个师徒组合,已经研发出河道险情 AI 预警系统。”
当汇报进入到 “干部能上能下” 机制时,考核组刘司长翻开笔记本:“你们对‘下’的干部如何管理?直接放弃太可惜,放任又可能滋生消极情绪。”
“我们创新了‘回炉再造’模式。” 王晓东点开干部培训基地的直播画面,画面里几位转岗干部正在进行情景模拟演练,“比如这位原招商局副局长,因项目推进不力调整到开发区做普通职员后,在‘项目攻坚沙盘推演’培训中脱颖而出,现在负责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建设,上个月刚促成与东南亚的合作协议。”
窗外的暮色渐浓,会议桌中央的茶杯都已见底。部领导突然指着屏幕上的 “墩苗计划” 人才库分布图:“少数民族地区干部储备情况如何?”
“这是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 王晓东滑动鼠标切换到青峦自治州数据,“在苗族聚居的雾岭县,我们定向培养了 87 名懂苗语、熟民俗的基层干部。去年解决山林纠纷时,这些‘双语干部’用苗歌调解法,让僵持三个月的矛盾三天化解,相关经验被《民族工作通讯》专题报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