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城此时正陷入一场巨大的危机,黄巾军首领管亥率领着一群如狼似虎的贼众,将北海城围得水泄不通,犹如铁桶一般。城中粮草逐渐匮乏,人心惶惶,百姓们整日提心吊胆,不知这灾难何时才能结束。
太史慈,这位勇猛无畏且重情重义的豪杰,深知孔融的困境。他一路狂奔,不敢有丝毫停歇,星夜兼程地赶到了平原县。他的衣衫被汗水湿透,头发也有些凌乱,但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见到刘玄德后,他赶忙上前,将北海被围的事儿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每一个字都带着焦急和忧虑。说完,他又恭敬地递上了孔融的信。
刘玄德接过信,仔细地看了起来。看完后,他一脸疑惑地问道:“你谁啊?”太史慈赶紧抱拳,大声介绍自己:“在下太史慈,我和孔融既不是亲戚,也不是老乡,只是因为志同道合,我敬佩他的为人和志向,所以想帮他分担这困难。如今北海危在旦夕,城中百姓生命垂危,大伙都说您仁义之名远扬,能救人于水火之中,所以孔融派我来求您。我可是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那重重贼军的包围才冲出来的,您可得救救我们啊!”那声音中满是恳切和期待。
刘玄德一听,心中又惊又喜。他微微抬起头,感慨道:“孔北海居然知道这世上有我刘备?”随即,他立刻喊上关羽、张飞,点齐了三千精兵。那三千精兵个个精神抖擞,手持武器,整齐地排列在操场上。刘备大手一挥,喊道:“出发!”于是,大军浩浩荡荡地往北海杀去。
管亥在远处远远地看见救兵来了,他眯起眼睛仔细打量。当看到刘备的兵少得可怜时,他心里直犯嘀咕,轻蔑地哼了一声:“就这?还敢来救北海,简直是自寻死路!”于是,他精心披挂整齐,头戴铁盔,身披铠甲,手持大刀,在阵前耀武扬威。他骑着马来回奔跑,大声叫嚷着,那嚣张的气焰仿佛要冲破天际。
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太史慈出阵。刘备勒住缰绳,大声骂道:“你个不知好歹的逆贼,还不赶紧弃暗投明,等啥呢?难道你想让更多无辜的百姓为你的恶行陪葬吗?”管亥气得嗷嗷叫,脸涨得通红,提刀就冲了过来,那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仿佛要将一切都斩断。
太史慈刚要动手,关羽骑着马“嗖”地一下就冲出去了。关羽可是熟读《春秋左氏传》的儒将,更是手拿那重达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的猛人。他骑在赤兔马上,犹如一道黑色的闪电,瞬间就到了管亥面前。
两人一交手,那场面,就像小鸡碰上老鹰,小狗遇上老虎,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管亥奋力挥刀砍向关羽,关羽却轻松地侧身一闪,然后大喝一声,手中的青龙偃月刀如同一道银色的瀑布,狠狠地劈了下去。没打几个回合,关羽手起刀落,管亥直接被劈下马,鲜血瞬间染红了地面。
太史慈和张飞一看,也跟着冲了上去。两人双枪并举,犹如两条蛟龙一般,杀进贼军阵中。他们左突右冲,枪尖所到之处,贼军纷纷倒地。刘备在后面指挥大军,大喊着:“兄弟们,冲啊,杀退贼军,救北海百姓!”大军如潮水般掩杀过去。
城上的孔融看见太史慈带着关羽、张飞把贼军打得屁滚尿流,都快杀到城边了,高兴得手舞足蹈。他激动地喊道:“打开城门,全军出击!”城门“吱呀”一声打开,城中的士兵们也呐喊着冲了出来。这一战,贼军被打得落花流水,投降的人不计其数,剩下的贼兵吓得屁滚尿流,纷纷扔下武器,拼命逃窜。
孔融把刘备迎进城,大摆宴席。宴席上,美酒佳肴摆满了桌子,众人围坐在一起。孔融拉着糜竺来见刘备,把张闿杀曹嵩,曹操攻打徐州的事儿又详细地说了一遍:“现在徐州危在旦夕,百姓们都在受苦,您可得帮忙啊!”刘备点点头,神情严肃地说:“我知道陶恭祖是个老实人,这次真是遭了无妄之灾。这曹操为报父仇,如此大动干戈,实在是让无辜百姓遭殃。”
孔融趁热打铁,站起身来,慷慨激昂地说:“您可是汉室宗亲,曹操这么欺负人,咱们不能坐视不管啊!我老祖宗说过,见义不为非勇也,您跟我一起去救徐州咋样?”刘备有点为难,皱着眉头说:“不是我不想去,实在是兵少将寡,不敢轻易行动啊。就我这几千人马,去对抗曹操的大军,无异于以卵击石。”
孔融拍着胸脯,自信满满地说:“我和陶恭祖有点交情,愿意出全力。您可是大英雄,就当顺手救救徐州呗!您仁义之名远扬,若能救下徐州百姓,那更是功德无量啊。”
刘备想了想,坚定地说:“行,我去!不过你先出发,我去公孙瓒那儿再借三五千人马,随后就到。”孔融再三叮嘱:“你可别放我鸽子啊!”刘备一脸严肃:“我刘备是那种人吗?老话说得好,人无信不立,不管借不借得到兵,我肯定到!”
孔融和糜竺千恩万谢。孔融让糜竺先回徐州报信,这边刚安排好,太史慈过来拜谢:“我奉老妈的命令来帮忙,现在事儿解决了。扬州刺史刘繇是我老乡,写信叫我过去,我得走了,以后有缘再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