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他爱装作有文化的样子,没事看看报纸听听广播,跟没文化的人聊聊还能假装懂些事。
但他心里清楚得很,自己几斤几两。
真要让他写报告,肯定当场懵圈。
贾建设完全不知道刘海中心里这么多想法,不然非笑死不可。
写报告?那是组长该干的事!
这个小组里,刘海中的地位最低。
还写报告?这也太异想天开了吧。
临走前,贾建设又叮嘱刘海中好好准备,随后便离开了二车间。
这次去分厂指导,虽然有点小好处,但贾建设并不怎么看重。
现在特殊时期,下去分厂又能有什么意义?
无非是混点吃喝罢了,难道他还缺这点东西?
至于功劳,他早就不再追求了。
去年因特殊钢立的功,当时都能升副厂长,但他主动放弃了。
不是因为他没野心,而是他明白,安安稳稳过日子比什么都强。
现在的他已经衣食无忧,还有权有势,何必再去争那些虚名?
惹人嫉妒、仇视,倒不如低调享受生活。
不过这次情况特殊,他主要是想见见梁拉娣、丁秋楠等人。
加上去一趟分厂也不是什么大事,所以他才答应下来。
见到刘海中后,贾建设对另两位同事不太熟悉,但也礼貌性地打了招呼。
一个是研发科的陆川,另一个是一车间的小组长。
由于关系不深,双方只寒暄了几句,贾建设便让他们各自做好准备。
两天时间转眼即逝,今天终于要动身前往分厂了。
这两日并无大事,只是昨日秦淮茹告诉贾建设,许大茂近来一直纠缠秦京茹。
秦淮茹此前对此毫不知情,直到昨日许大茂到绸缎庄,她询问秦京茹后才得知此事。
自初次见到秦京茹,许大茂便不断寻找接近她的机会。
某天,他终于抓住时机,得以结识秦京茹。
然而,现在的秦京茹已非昔日可比,她眼界颇高,怎会看得上许大茂?尽管如此,许大茂并未死心,时常尝试接近她。
这让秦京茹感到厌烦,半月前便明确告知许大茂不要再纠缠她。
许大茂怎会轻易放弃?昨 ** 又出现在绸缎庄。
贾建设并不清楚秦京茹的真实想法,打算等从分厂返回后再询问清楚。
他对秦京茹并无特别想法,因此对此事没有太多感触。
若秦京茹愿意,他会保持沉默;若她不愿,他会帮忙处理许大茂的问题。
但这事还需待他从分厂回来再说。
清晨八点,贾建设与刘海中等人开始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轧钢厂为他们安排的车辆出了些小故障,此刻正在运输班维修。
按惯例,这类前往分厂的任务都是自行搭乘班车完成,但此次因杨政民想彰显对贾建设的重视,加之李民富同意,遂安排专车接送。
车辆故障不大,运输班忙碌一小时后,众人便启程了。
小队四人中,唯有贾建设会开车,因此驾驶任务自然落在他身上。
刘海中心中颇为得意,心想只要将车停在分厂门口,分厂的人必定会对他另眼相看。
在他看来,尽管他不是队长,但连贾建设这样的队长都需要求助于他,那他与队长又有何区别?
分厂为迎接总厂来人,这几日忙得不可开交。
最令人头疼的是如何确定去北山公社的人选问题,而非如何接待领导。
这次北山公社之行,不仅有总厂领导担任组长,还有其他重要安排。
重要的是,这次外出任务还有补助,这么好的机会,谁都想参与。
直到昨晚,分厂才最终确定了人选。
这次派出的三人分别是梁拉娣、丁秋楠以及行政科的老刘。
梁拉娣因是厂长媳妇的徒弟,对有补贴的任务格外积极。
厂长刘峰被妻子反复劝说,加上梁拉娣身为五级焊工,确实能力出众,这才同意让她参加。
丁秋楠作为医生,此行能确保队友突发状况时得到及时治疗。
而老刘则是厂里的资深员工,经验丰富,可以妥善处理上级的各种事务,这样的组合让刘峰感到十分妥当。
刘峰已探听明白,此次总厂派来的领队是最年轻的主任。
年仅23岁的主任,若无背景支持,他怎么也不会相信。
面对如此重要的人物,刘峰丝毫不敢轻视,早早带领人到厂门口等候。
上午10点半,一辆吉普车缓缓停在厂门口。
看到如此年轻的主任亲自到场,刘峰意识到这位在总厂的地位非同一般,愈发紧张起来。
贾建设刚下车,便迎来分厂领导的热情欢迎。
众人不断称呼他为“组长”,让他有些招架不住这热情场面。
简单寒暄后,刘峰安排了一场欢迎会,要求分厂全体员工聆听贾建设的讲话,实际上是要传达总厂的最新指示。
贾建设顿时感到压力倍增,在众人面前讲话毫无信心。
虽然北山第四钢厂只是个分厂,但工人数量超过三千,既然大家都准备好了,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