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许大茂心中一震,莫非秦京茹是贾建设的女人?
可又不像,若真是,为何还要帮自己晋升?
"你不必多想,我和她并无男女关系,只是受人之托罢了,就问你答不答应吧。”贾建设不愿让许大茂多虑,直截了当地说道。
一边是官职,一边是女人,还需考虑?
"好,贾主任,我保证今后不再找秦京茹,副科长的事,还请您多多费心。”
许大茂显然瞄准的是官职,秦京茹不过是他的目标而已,两人并无感情。
再说,只要当上副科长,他还愁找不到漂亮的女人?
“这几日留意厂里的公告栏吧,今天喝得不少,我先告辞了。”
事情办完,贾建设也无意久留,何雨水还在等他。
“贾主任慢走。”
许大茂一直将贾建设送到后院,才返回酒桌。
阎埠贵从贾建设提到副科长时起,就开始深思。
看来他对贾建设的实力还是有所轻视。
不行,他得想办法修补二人的关系,贾建设是如此重要的人物,若就此失去实在可惜。
接下来几天,贾建设过着单位和家两点一线的生活。
许大茂的事昨日已办妥,李民富答应了,但要等到下周一在厂内公告。
前天找李民富时,他还听到了一件关乎民生的大事。
当下正值青黄不接之时,物资愈发紧缺,粮票即将再次细化。
细化后,粗粮分为粗粮票和粗细粮票。
比如玉米面这类加工粗粮归入粗细粮,而土豆、红薯这类未加工农产品仍属粗粮。
这变化非同小可,供应粮本就不够吃,细分后各家各户的粮食供应无疑更加紧张。
要知道,这些未加工的作物含水量很高。
分配后,每人每月供应量不变,只是比例调整。
一斤红薯与一斤红薯粉的差距,即便不是傻子也能算明白。
当时人本来就食不饱腹,如今粗粮细分,红薯这类未加工粗粮比例必然最高。
其他粮食比例自然减少,无疑更难吃饱。
李民富告知贾建设并非让他趁着新政策未实施前换粮。
贾建设能力出众,即便分配后,也绝不会缺粮。
他这样做,实则是为收买人心。
他本人虽不缺粮,但手下未必如此。
不可轻视小恩小惠,给予足够多时,手下自会拥护。
贾建设自然明白李民富的意图,昨日便当面致谢。
此事刻不容缓,昨晚已告知徐会真和秦淮茹,催促铺子里的人尽快行动。
食堂也不能忽视,次日一到岗便将何雨柱召至办公室,嘱咐其通知众人。
他特意叮嘱,获知消息者不得外传,且需迅速行动,将家中粗粮票换成玉米面等干粮,以免政策实施后措手不及。
具体能换多少,他也不确定。
毕竟谁家的月供粮不早早兑换完毕,哪还有多余?依他判断,此事知晓者必多,消息一两天内便会传开。
午后,贾建设即刻归家,准备换粮。
虽有倚仗,但他深知此事重要,仍需表现得如常。
何雨柱同样午休后赶回,家中虽稍显宽裕,但生活依旧不易,多些粮食总是好的。
更何况,旁人可换可不换,聋老太太与一大爷却必须帮助。
回家后,他急切翻找粮本及剩余粮票,随即前往聋老太太家,说明来意后,她也焦急万分。
原来她悄悄囤了不少粮票,本欲应急换钱,现只得托付何雨柱代为兑换。
此时,易中海匆匆赶来,正巧见到聋老太太交出粮本,顿时明白原委。”一大爷,你也听说了?”何雨柱惊讶于易中海的知情。”嗯,别多说,赶紧去兑换吧,恐怕时间不多了。”
易中海没多解释,眼下要紧的是趁着消息传开前赶紧去换粮食。
“老太太,出大事了。”刘海中进来时看到易中海和何雨柱在场,顿时愣住。
他上午才听说消息,本想借此机会讨好聋老太太,谁知竟被人抢先一步。
“你们也知道了?”刘海中不甘心地问。
“嗯,刚知道。”何雨柱点头,怎么这么多人知道?是不是已经通知了?
“还愣着干什么?走!”易中海说完便走。
何雨柱和刘海中对视一眼,急忙追上。
管他人知不知,此刻先顾自己要紧。
此时知道的人不多,易中海因今年要升八级工,这是轧钢厂的宝贝,被通知也在情理之中。
刘海中是六级钳工兼小组长,也被车间主任叫来。
何雨柱有贾建设撑腰,自然知情。
三人赶往最近的供销社,不少知情者已行动。
若今天不去换,明日肯定来不及。
明天供销社的人就会提前把每日定量换完,谁没有亲戚朋友?
贾建设找蔡全无换粮,他是粮店主任的妹夫,这事轻而易举。
蔡全无带贾建设到粮店见媳妇,她现在是小领导,正维持秩序。
蔡全无媳妇见到丈夫,示意他。
蔡全无明白,直奔后院仓库,给门卫半包烟后顺利进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