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些山楂就好,晕车慢慢适应即可。”
贾建设无奈,只能祈祷大家逐渐适应。
“无需挂怀,我们定能坚持。”
“尽快启程才是正事,早到一分便多救一人。”
车厢中的医生纷纷表态无虞。
“如此甚好,那我即刻前行。”
时间宝贵,贾建设叮嘱车队继续前进。
“此次余震强度不小。”韩庆阳忧虑道。
“确实,不知那边情形如何。”庞庆丰亦叹气。
“罢了,抵达方知。”贾建设虽略知情,但未亲历,只从电影中得知早期救援依赖空投。
传闻公路、铁路瘫痪,不知车队能否通行。
贾建设惆怅地点燃香烟,递给众人。
沉默笼罩车厢,无人再言。
车队行驶至深夜才被迫停下。
“同志,前面发生塌方。”
“唐海那边灾情严重,目前路况危险,请返回吧!”一位小战士拦住贾建设他们说道。
贾建设急忙下车,将事先准备好的介绍信递给小战士,“我们是燕京城红星轧钢厂派来的,车队里还有协和医院的医疗小组,希望能参与援助。”
阮胜魁也跟着下车,拿出自己的介绍信交给小战士。
小战士仔细端详半天,却一脸迷茫,原来他并不识字。
“小李,怎么回事?”这时一名手拿手电筒的连长走近询问。
小李立刻立正敬礼,“报告连长,他们说来自燕京城红星轧钢厂,车队中还有医疗小组,说是来支援唐海的。”
随后他将介绍信递给连长。
连长接过一看,笑容满面,“同志们好,我是欧镇凯,感谢你们的支持!”
贾建设从未见过这种阵仗,不知该敬礼还是握手。
欧镇凯热情回应后,又向他们敬了个礼。
“您好,我叫贾建设,前面的道路……”
“前面的桥塌了,正在紧急抢修。
稍后请在前方等待。”
“欧连长,我们能否协助?”
贾建设明白情况如电影所演,公路和铁路可能都已中断。
“建设同志,不用了,路窄人多帮不上忙,只能轮班抢修。
我们的队伍足够应对。”
欧镇凯简单说明后便匆匆离去,任务繁重。
贾建设只能无奈地让大家留在车上等候。
令贾建设疑惑的是,许多想前往唐海的人也被劝返。
他好奇地向欧镇凯询问原因,这才得知 ** 。
他对此次行动的难度显然低估了。
若非阮胜魁带领的医疗小组同行,他们或许早已被迫撤离。
灾难过后往往伴随瘟疫,这一点众人皆知。
然而还有句话说得好,大灾之后必生动荡。
如此规模的灾难,难免有人心存侥幸,企图趁乱作乱。
要知道,那里如今已是满目疮痍。
若无人维持秩序,势必引发更大混乱。
人性本就自私,在这种环境下,有人选择舍己为公,自然也会有人暴露自私的一面。
因此,不少人员被建议原地待命,这并非出于不信任,而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混乱。
好在贾建设的小队有阮胜魁的医疗团队随行,得以留下参与行动。
欧镇凯提及的情况令贾建设倍感警觉。
这次任务确实显得过于仓促。
他将这一情况告知韩庆阳等人,提醒大家务必谨慎行事,切勿擅自行动。
经过两小时左右的努力,道路终被疏通,队伍重新启程。
直至次日晚间,他们仍未抵达唐海。
路况之恶劣超乎想象,许多路段已严重塌方。
尽管驾驶车辆,但他们仍需依赖欧镇凯及其团队协助搬运石块等障碍物。
阮胜魁一行同样忙碌不停。
许多战士因清理工作受伤,医疗小组忙于处理这些伤情。
看到年轻战士们疲惫至极却依然坚守岗位,贾建设本想用车上储备的食物准备餐食,却被欧镇凯婉拒。
“快到唐海了,那边更需要这些物资,我们还能撑一段时间。”
欧镇凯伸出粗糙的手掌,用干涩的唇语缓缓说道。
“可是你们的干粮已经存放很久了吧?这样食用恐怕会影响健康。”
贾建设担忧地提醒道。
“别担心,我们应付得来。”欧镇凯舔了舔嘴唇,坚定地说。
“唉。”
贾建设轻叹一声,未再言语。
他递过水壶,示意对方补充水分。
欧镇凯迟疑片刻,终究接过水壶猛灌一口,却仅是含于口中,不舍得下咽。
随后他旋紧壶盖,将水壶递给贾建设。
两天已过,余震频发,刚修好的路转瞬断裂。
此刻,欧镇凯等人面临的最大困境便是缺水。
战士们的水壶早已见底,连续高强度劳作耗尽了他们的体能。
炎炎烈日下,汗水浸透了每个人的衣衫。
如今他们急需大量清水补充流失的水分,不少晕倒的战士皆因严重脱水所致。
“韩庆阳,你去把第三辆卡车上的最后一桶水送给阮医生他们。”贾建设回头吩咐身后的韩庆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