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假期第四天,有了老公的加持,我们可以选择去稍微远一些的地方玩了,选的队友也变成了有战斗力的小伙伴。
第一选择是去海边,想着出去玩两天,打算中间住一宿,目的就是去玩水。结果呢,因为假期第二天已在水里泡了一天了,孩子们对玩水的兴趣不大。
第二选择是去爬山,这次是老公怯了。每天都生活在有空调冷气的室内,想想在这样的天气里,背着背包向大山发起挑战,老公因为怕天气太热受不了,提出反对。
我说那就去地下吧,这个时候地下最舒服了。于是第三选择就是去地下大峡谷及一些周边玩。
2
早上八点出发(这是没经验呀,这种自驾游,早点出发就能多出一些游玩的时间,前一晚上的睡眠也是很重要的。),近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今天的第一站:雪山彩虹谷。
雪山彩虹谷重头戏是那个山谷,人在山谷中行走,每天一把大橘伞,山谷两边很多人工喷泉向山谷里喷水,制造出降雨的感觉。在天气晴朗阳光充足的情况下,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彩虹。
这个景点我以前来过,大概快二十年了吧,当初还是稀嫩稀嫩的小姑娘。当初只记得潮潮的,有雨水不舒服,倒是其他的游乐设施更吸引当初的我。
现在呢,阳光肆无忌惮的照拂着我们,撑着大伞,走在雨地里,感觉很舒服。孩子们很兴奋,路上湿滑湿滑的,我嘴上喊着注意路滑,孩子们都没事,我自己差点滑倒了。有的地方很浅很清澈的溪水流淌着,老大特别想到小溪里走,走到哪条干净的小溪旁,他都会到水里走走才继续。
走了二十分钟左右,走出山谷。身上不知道是汗水还是雨水,去洗手间的时候,不是脱衣服,是向下扒衣服。身上潮湿闷热的感觉传导到全身,余下的路是山路,边走路边玩一些游乐设施。
大众化的设施没什么吸引人的,有一个景点挺好玩的,就是山坡上滑草。这个山坡比其它我们玩过的山坡要陡很多,以前玩得时候我觉得挺刺激的。孩子们跑到滑草的上方观看,我告诉他们我到下面等着他们,给他们抓拍照片。结果呢,我还没走到坡底呢,他们也开始向下走,问他们为什么不滑下来,他们都说太陡了,不敢滑。我表示瞧不起这几个小男子汉。
走走停停,为了玩水,我们都穿着凉鞋,没穿运动鞋,这会走山路有点吃不消了。常年不锻炼的身体也提出抗议,我和老大都觉得腿有千斤重,走起来呼哧呼哧的喘气。再一看另外几个人:小老二和另一个哥哥,两个人都是蹦蹦跳跳的走着。老公抽时间还得瞄一眼手机上的比赛直播。人跟人哪,没法比。
12点半,我们出了这个景点,找附近餐馆大吃一顿,补充好能量,然后向下一个景点出发。
3
下一个景点是地下大峡谷,是我们此次行程的重头戏。没别的原因,因为这个地方凉快。
据说这个大峡谷在地底下一百多米,里面常年温度十八九度,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件外套。又因为它里面不时有滴水,路面湿滑,所以我们都穿着凉鞋。
进入大峡谷,一个字:窄。通过幽深的台阶走下去,有的地方仅容一人通行,有的地方需要低头通过。路两侧的石壁上有几条灯带蜿蜒,灯带常年亮着,防止行人碰壁。
在这样的地方行走,我感觉幽居恐惧症都要犯了,心脏像被一只手抓着。头顶岩石陡峭,高的地方装饰着五颜六色的彩灯,岩石被彩灯映照着,黄色,蓝色,绿色,红色,搭配着黑暗中蜿蜒的红色灯带,我感觉就差一个阎罗王喊升堂了,实在没有什么美感。
比较空旷的地方很少,稍微有些景致的部分,像是钟乳石一般,保留着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它们形状各异,千姿百态。有特色的地方刻上一些景致名称,但是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总觉得有点牵强差点意思,不如让游客自己去想象。
大部分钟乳石的表面通常呈现出光滑细腻的质感,跟岁月有关,也跟游客们不停的抚摸有关。钟乳石是时间的沉淀,是岁月的痕迹,它们以极其缓慢的速度生长,见证了漫长的地质变迁和历史的沧桑。看过几个景点后,我们在猜测这个大峡谷的成因以及这个大峡谷有多少年的历史。
大峡谷最有噱头的节目是暗河漂流,因为这个漂流,我们排队等候了近二十分钟。想象一下,在地底下一百多米的暗河里,河水汹涌,坐在皮艇上顺水而下,周围是朦胧的黑夜,耳边传来尖叫声,挺有氛围感。
真实是坐上皮艇后,有固定的河道,毕竟景点不能拿着游客的安全开玩笑。顺着河道,两岸竟然放了许多装饰,恐龙好理解,还有许多小伞是怎么回事?还有许多可能以前有灯光效果现在荒废的像稻草人一样的东西,这是几个意思?黑的白的,像极了黑白无常。耳边不停的传来游客的声音,不是尖叫声,是模拟的鬼屋的声音,引得小孩子们争相发出类似声音,鬼魅感十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