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书海阁小说网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 第421章 移民的目的

第421章 移民的目的

历史上,被后世民间称之为“脑残级”移民计划,被历史学家称之为“史诗级”移民计划,在本次朝会上诞生。

之所以如此的褒贬不一,盖因这个计划,确实是出现的非常突兀,且极具前瞻性。

事实证明,自1637年至1644年,这短短的七年间,华夏大地洪灾、旱灾、蝗灾、冰灾不断。如果没有这份宏大的移民计划,全国各地将要上演多少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跟着闯王不纳粮!”

作为王朝统治者,如何避免这种事情发生?杀?那是杀不完滴。

说白了,就是将多出来的嘴送到合适的地方去就食,如此一来,所有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很多人说,可以运粮食过来救灾。

先不说路途遥远,光说这场灾难不是一时,而是连着数年,救一次倒罢了,连着救数次,为此付出的代价有多大?

与其周而复始,不如一次性从根本上解决。

多少人会因为这条政策客死移民这条不归路上,多少人会因为水土不服而客死他乡。

但是朱由校知道,这只是概率问题。而,如果不这样做,全国将超过半数人口绝对会死于饥饿、战乱、瘟疫。

数千万人口的移民,自古以来从来没有,起码只有你试过了才知道成败几何,有没有可能。

......

如今的朱由校愈发的严格控制自己不去插手朝廷政务,所以,他下达的旨意大多数只针对皇室事务,以及皇帝拥有着绝对控制权的军队事务上。

所以,即便是很多人想要反对,但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张开嘴巴。

就这样,一道让全国三十省都为之震动的内阁令和圣旨,就这样毫无顾忌、蛮横无理地颁布了下来。这道命令的颁布,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引起了轩然大波。

当然,朝野上下对于这道命令并不是没有反对之声。山西、河南等地的众多藩王们,纷纷联名上奏,言辞恳切地痛斥朝廷竟然颁布如此混乱的政令。他们认为这不仅违背了祖宗成法,更会给国家带来严重的危机。

而南方的多个省份更是反应强烈,联名上奏要求洪承畴以死谢罪。这些地方的官员和士绅们认为,洪承畴作为朝廷重臣,却提出如此荒谬的政策,实在是有负皇恩,罪不可赦。

然而,面对如此汹涌的反对浪潮,朱由校和洪承畴却并未退缩。他们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手段来应对。

对于那些联名上奏的藩王们,朱由校下旨严厉驳斥,并对其中一些言辞激烈者,直接将其发配到凤阳去守灵。这种惩罚措施无疑是非常严厉的,让其他藩王们也不敢再轻易出声。

对于那些上奏要求洪承畴以死谢罪的官员,朱由校更是直接将他们贬官、流放,以显示朝廷的威严和决心。

而对于民间的强烈反响,朱由校和洪承畴则采取了另一种策略。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大肆宣传越南、菲律宾等地是如何的物产丰富、收成丰硕,以及那里的风景是如何的宜人。他们试图用这些美好的描述来转移民众的注意力,让他们相信朝廷的决策是正确的,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

总而言之,在朱由校和洪承畴的这番连敲带打之下,这个拥有千万平方公里领土的庞大国家的车轮,终于开始被帝辅二人艰难地推动起来。尽管这个过程充满了阻力和困难,但他们依然坚定地前行着,决心要将这个国家带入一个新的时代。

......

首先响应朱由校旨意的便是军方。

最先行动起来的便是北洋舰队,三月中旬,大沽口外海、山东海面,汇聚了五百八十艘各种型号的海军舰只。这里已经是除了五级战舰和辅助船只以外所有的主力战舰了。

这五百八十艘主力战舰,满载更是达到了三十六万吨。如今他们还需要花费一到两个月时间卸载船上所有的火炮等不必要的军备,以空出足够大的空间来容纳更多移民。光北洋舰队这一支海上力量便能一次性投放二十万人。

也就是说,三支海军舰队,一次性可投放六十万人以上。更别说,三支舰队共计还有两千艘运输船,还能装载五十万人。

也就是说单凭海军,一次性可解决一百一十万人的投送任务。

加上户部临时租赁的全国海商的船只还能解决四十万人的运力,也就是说需要十三次才能将两千万人投送完。

所以,光靠海运顶多只能完成半数任务,那么陆路的重要性便显露无疑。

好在全国各省的省级水泥路,至少都是能使四辆马车并排通行。

二月,直隶第一批百姓登船。同月,河南、山东、百姓同样登上了船只。

之所以这些省份的百姓愿意背井离乡踏上这条未知的道路,原因有二。其一,乃是朝廷的公信力。如今的大明朝廷,在百姓心中便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其所言所行,往往被视为权威和准则。如今,朝廷发出了这样的号召,百姓们自然会对其产生信任和依赖。其二,两个月来,北方地区几乎滴雨未下,这对于以农业为生的百姓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百姓有时候是愚昧的,可能会上一些滑稽的当。但他们在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时,却表现出了惊人的睿智。他们深知,没有雨水,田地就会失去水分,旱灾和蝗灾将不可避免地接踵而至。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让他们亲身感受到朝廷的一番苦心,他们才会比任何人都更加理智地做出选择。

于是,一个村连着一个村,全部人都离开了自己的家园,踏上了充满未知的迁徙之路。无数的县城里,超过三分之一甚至半数的人都选择了离开。他们并非不想留下,而是实在无法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面对如此绝境,他们还无法做到坦然面对。

然而,在这艰难的时刻,各地政府却展现出了令人感动的一面。太仓洞开,官府和士绅们纷纷设立粥棚,为迁徙途中的百姓提供必要的能量。这些粥棚虽然简陋,但却代表着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百姓的关怀与支持。在这一刻,全国上下一心,共同面对这场国难,其场面既悲壮又令人振奋。

喜欢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txt下载 - 朴学圣使的全部小说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书海阁小说网

猜你喜欢:流氓帝师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曹贼唐人的餐桌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挽明大唐:我就制个盐,竟被封国公在下潘凤,字无双大明边军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江山战图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三国之鬼神无双镇北王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世子凶猛:这个小娘子,我抢定了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大明第一臣重生之关东匪王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签到,开局我是个废物家父汉武帝!官居一品三国,在下姓刘,皇家的那个刘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完本推荐:十日终焉全文阅读我不是戏神全文阅读仕途人生全文阅读诡舍全文阅读诸神愚戏全文阅读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全文阅读权欲:从乡镇到省委大院全文阅读大奉打更人全文阅读重生:1977全文阅读夜的命名术全文阅读万古第一废材全文阅读仙逆全文阅读首辅养成手册全文阅读深空彼岸全文阅读官场之绝对权力全文阅读重生60带空间全文阅读小师妹明明超强却过分沙雕全文阅读剑道第一仙全文阅读我在星际重着山海经全文阅读流氓帝师全文阅读
最近更新:家政生活咏叹调断亲后,我带全村悠哉度荒年五个道侣:恶毒女修深陷修罗场九龙夺嫡:请陛下称皇太女!入洞房后,王爷他每天缠着要亲亲七零年代:看见弹幕后我拳打全家佟贵妃只想修仙气域传说之战神再起人道天堂霸总的小撩精又掉马甲了重生七零:我靠系统娇养了权少Fate:被凛抛弃,我吞噬成神我死后第五年,病娇小叔仍在挖坟女配修仙之贵女仙尊风雪新传天崩开局:伪装神女我赢麻了不做女明星,我卖盒饭抢疯了快穿:男主阴湿病娇?我更爱了!我在末世被营销成神当我的青梅长大时神豪养崽,参加综艺后我爆红全网异蝶碎雨剑仙子,你的本命剑成精了逃生三国诈尸后,她成了大理寺卿的掌中娇渣夫处处护青梅,重生改嫁他疯了野欲诱吻鬼手炼丹师末世列车,我靠预言读档成为榜一穿越兽世后,恶雌被兽夫们追着宠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手机版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手机版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txt下载手机版 - 朴学圣使的全部小说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书海阁小说网移动版 - 书海阁小说网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