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苏浩泽打断他,"欧阳主编,你打这通电话不只是为了跟我讨论菜谱吧?"
欧阳华笑了:"两件事。第一,我想给《美食天下》做一期有关宫廷菜专题,再给你做个专访。第二,想给我爸订两桌,就要老先生寿宴的那套菜单。"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轻响,像是苏浩泽把什么工具放在了台面上。"你知道那寿宴一桌的席面多少钱吗?你就打算订?再说了我也没说会接私人宴席...”
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欧阳华出声打断:“苏老师,你就行行好吧。钱不是问题,主要是我爸已经惦记上了你的玲珑鲍鱼。就当是给我个面子,满足一下老人家的心愿。”
“好歹咱们也认识挺长时间,还合作了好几次,多少也有些交情。您就给开一次后门吧。”
欧阳华难得说几句软话,就连“苏老师”这样的称呼都喊了出来。
要知道往日基本上都是苏老板苏老板的叫着。
真是为了自家父亲,下足了诚意。
苏浩泽闻言迟疑了几秒,才缓缓开口,"'玲珑鲍鱼'现在做不了,我手头没有合适的大连鲍。"
金老爷子六十寿宴的那道'玲珑鲍鱼'已经是他施展了浑身解数从认识的供应商那里给淘来的。
一共就这么点,全用在了寿宴上,多一头都没有了。
"少来这套,"欧阳华压低声音,半开玩笑半认真道:"人家老先生的寿宴你都能接,咱们三年交情还换不来两桌?"
"那是试营业,只此一次。"苏浩泽不由感到无奈,"不过我确实在考虑要不要一个月接三场私宴,只是现在还没想好呢。
“你倒好,跟猫似的闻着味就追过来了,一开口就是玲珑鲍鱼这种难度的菜,还要给你整上两桌。你咋不上天呢?”
欧阳华转了转眼珠,换了个策略:"苏浩泽,你知道我爸是什么人吗?退休前是民俗学教授,专门研究清代宫廷文化。他六十年代确实在一位御厨后人家里吃过正宗宫廷菜,这些年尝遍北京各大餐厅,就为了找当年的味道。"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听到电话那头苏浩泽的呼吸节奏变了。
"老爷子现在七十多了,最近体检有点小问题..."欧阳华轻轻叹了口气,"昨天突然看到老友朋友圈里的'玲珑鲍鱼',激动得跟什么似的。我就想圆他一个心愿..."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
欧阳华几乎能想象苏浩泽站在厨房里皱着眉头思考的样子。
“行行行,我这人最受不了打亲情牌的。”苏浩泽最终开口,声音软了几分,"但是具体订在什么时候,还要等我通知。另外价格这块,我可是不会变的。一桌是十个人,按人头算价,一位就是1888元。你要是来的人少,也是这个价钱。
“至于'玲珑鲍鱼'我真是做不了,但如果不介意的话,我可以用'珊瑚鲍鱼'替代,造型相似,口感更软嫩,适合老人家。"
欧阳华眼睛一亮:"成交!那专访..."
"我这周是没空,要不就挪到你家老爷子来吃那天?"苏浩泽正在为最后的开业做准备,实在没有什么精力跟时间来搞什么采访,"马上私人菜馆就要开业,我正忙着呢。"
“行,大忙人,只要你记着这两件事就成,别让我等太久啊。”欧阳华笑了笑,没有在追着苏浩泽问具体的时间。
不管怎么样,肯定是要先避开开业的第一周。
这时候正是苏氏最热闹的时候。
“放心,我向来说话算话。”苏浩泽说着,突然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对了,还有一点我需要提前声明。采访归采访,你要是想要我当场表演做一道宫廷菜,那是不可能的。”
“虽然上网一搜宫廷菜能出现一堆的菜谱,但实际上那些菜谱真假难辨,有些即使是真的信息也不全。”
“那些所谓的'宫廷菜餐厅',为了迎合顾客和媒体,把传统改得面目全非。'玲珑鲍鱼'原本要用特定海域的鲍鱼,现在随便什么鲍鱼都敢用,雕刻手法简化到只剩个样子...”
“我不想因为这次采访,导致店里的宫廷菜菜品被泄露,那是我们家的心血。”
“我明白。”欧阳华不自觉地坐直了身体。
他很少听到苏浩泽一口气说这么多话。
"我愿意给你父亲做这顿饭,是因为他懂行。"苏浩泽继续道,"但如果你只是想要借着做一期宫廷菜的专访,让《美食天下》的读者产生好奇,继续喜欢这本杂志。”
“甚至可能会用那些漂亮的照片,神秘的故事,简化的食谱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其产生兴趣。那么很抱歉,我做不来这个。"
欧阳华张了张嘴,竟一时语塞。
作为媒体人,他当然明白读者需求,但作为苏浩泽的朋友,他也理解对方的坚持。
"...我明白了。"最终他妥协道,"专访的事我会好好琢磨,不会让你难做的。不过,"他话锋一转,"我能带个拍照的摄影师吗?就记录一下一些镜头,不会拍下整个过程,需要保密的地方我也会按照要求进行剪辑删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