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整个城市的交通,医疗,社会生产,社会运转提供支持。
但即便是到了这个程度了,
面对还在迅猛增加的算力需要,还是不够。
同时,能源压力,这个时候也上来了。
都不说工业生产规模增加带来的能源需要增加,也不考虑智能机械,智能机器人运转需要的能源,
就是每座城市算力中心的能源消耗,都是一个夸张的数字。
在算力中心普及的同时,
华国范围内,电网的建设也在持续加强。
从最传统的火电站,到水电站,风电站,太阳能电站,再到最新一代裂变堆。
这几年时间里,都建设了不少。
从规模上来说,比此前这些年建设积累下来都多。
密密麻麻,交织在大地之上的特高压输电网络,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虽然这种生产力滚雪球增长的过程,
到现在肯定是远远还没有结束。
但人们也可以预期,迟早会因为能源和算力的问题给卡住。
不过好在,
这一年,在秦裕的主导下,负熵研究院,信息去噪研究所传来了好消息。
……
这一年,
信息去噪研究所的规模已经膨胀到了三万人。
汇聚着这个时代,最顶尖的一批天才们。
这批顶尖天才们,在秦裕的带领下,
沿着秦裕给出的一个个方向,如同势如破竹般突破着研究过程中的一个个难题。
一个个原本如同天堑的难题,在秦裕院士的智慧下,总是能够被拆解成一些困难但终归能够触及到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去噪研究所一众研究员们,
都很难不对秦裕院士,产生一种有些盲目的情绪。
似乎没有什么问题能够困得住秦裕院士。
从长远来看,这种盲目不太确定是不是好事,
但在目前来说,对于一众研究员们来说,这就是事实。
在秦裕院士手下研究的经历,对于一个研究人员来说,大概是最痛快的一种感受,
看着如同高山般的难题一点点臣服于脚下,
看着一道道天堑被踏平成坦途。
只要秦裕院士还在,对于这项研究,一众研究员们就不可避免的,总是充满信心。
这也让,在秦裕带领和主导下的时候,整个研究所,一众研究团队的运转效率极高。
很大程度上,整个研究所在这种状态下,相当于秦裕的延伸。
然后,
在这儿通用人工智能诞生后七年。
第一枚,
符合秦裕和一众研究团队期待的,制程为十纳米的碳基芯片,
在试制过程中,失败许多次过后。
从信息去噪所的实验室里诞生。
在经过一系列测试过后,
这片碳基芯片最终被传递到了秦裕手里。
……
这枚碳基芯片到秦裕手里的时候,自然是已经封装完成。
从外观上来看,它和传统的硅基芯片看起来并不大。
就是一片正方形,两指宽的薄片,
拿在手上都几乎感觉不到什么重量。
不过,这么一片薄薄的东西,却花费了秦裕以及整个信息去噪研究所大量的功夫。
不同于之前对硅基芯片相关技术的最后一次优化,
对于碳基芯片的研制,虽然学界已经有相关研究基础,
但信息去噪所在研究时,依旧从芯片设计,以及制造技术上,完整走了一遍,
以解决整个研制流程中的若干问题。
“这一批尝试实验室制造的碳基芯片,最终只有十几枚确定完好,其他同批芯片,不同原因都出现了一些损坏。”
“目前在实验室内制造的碳基芯片,良品率还不是很高。”
旁边,信息去噪所相关研究团队的另一位院士望着秦裕手里那片碳基芯片,有些感慨地说道。
秦裕点了点头,应了声,也没有说什么。
对于负熵研究院信息去噪研究所来说,
有第一枚符合标准的碳基芯片被制造出来,之后的工艺改良问题,就已经很简单了。
至于更后续的产业化批量生产,
在有智能机械参与的情况下,就更简单了。
拿着这枚碳基芯片,秦裕再停顿了一阵目光。
喜欢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