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的能源啊,咱们还是处于智能时代,咱们是不是可以无限暴兵,无限制爆生产力?来智能机械!我要把太平洋填平啊!”
“无限能源倒是不至于,但我们现在的能源压力要得到极大程度的缓解了是真得。我先前都有些担心,我们工业规模一天比一天大,迟早把整个地球都给挖镂空了,现在是不用担心了。”
“智能时代之前,我是真没担心过地球上的资源会用完,智能时代之后,我担心了。现在不用担心能源压力了,真是太棒了!”
“你们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能源啊!电啊!在咱们这个时代,简直是整个世界运行的基础,能源成本直接决定着我们的生产成本,直接决定着我们所使用的产品的产出成本,比其他什么影响都大。不夸张地说,有多少能源比有多少人都对我们社会的运转影响到。”
“有电我们整个社会生产都能够不停的转,要是能源不足,我都不敢想,我们的智能时代怎么维持……”
“我知道,我们都知道……话说,这么说起来,咱们的物价是不是又要掉了……毕竟从整个产业链来说,能源成本基本就是咱们现在生产成本中的大头。”
“嗯?楼上的朋友,你缺钱花吗?之前咱们的生产力支持下,物价已经够低了吧?”
“我缺个毛,虽然我才九十出头,不过我都退休了……不过,我还是要说一句,秦院士厉害!”
对于此刻的绝大多数人们来说,
可控核聚变技术的成功,在这个时候并不是太意外。
主要是02可控核聚变实验堆的建造太显眼了,
虽然没有在陵川市的城市里,但也隔着老远就能够看到。
上面也没有对02可控核聚变实验堆的事情过多遮掩,
所以,
很久之前,网络上就时不时已经有一些相关报道和讨论,
不少人们也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
在结合智能时代本身一天天的巨大变化,
人们对于可控核聚变的进一步突破,进一步普及也早已经有些期待。
只不过,唯一可能超出一众人们心理预期的,可能就是,
这一刻来得这么早。
同时,也没有太预料到,这件事情也有秦裕院士的参与。
此外,
虽然在这之前,
负熵研究院的存在,就已经基本浮在了明面上,
但这还是第一次,
真正意义上,负熵研究院的存在,直接出现在华新社这个主流媒体的报道中,
也是第一次以比较官方的方式,让负熵研究院彻底出现在了大众的面前。
这件事情,
上面也是和秦裕进行了过沟通的。
对于此,秦裕倒是没有什么意见。
伴随着发展的需要,负熵研究院的规模一步步膨胀,
总不可能研究员人数膨胀到数十万,加上其他后勤工作人员人数都突破百万的时候,
都成为人们共识的时候,还打死不承认负熵研究院的存在吧,
那不是掩耳盗铃吗?
同时,很大原因也是因为,随着华国这边,
主导着人联进一步整合。
之前负熵研究院以及011研究所等保密的原因和必要性,其实已经逐渐不存在了。
那与其大家继续心照不宣,
还不会趁着这个机会,直接公开了负熵研究院的存在,
也进一步方便之后负熵研究院继续招收一些新的优秀研究人员。
此刻,
也有不少人讨论着关于负熵研究院的相关话题。
“负熵研究院也是之前主导通用人工智能研究的研究院吗?牛逼!”
“不光秦裕院士牛逼,负熵研究院也牛逼!”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网络上出现了负熵研究院的官网……官网上说,负熵研究院是秦裕教授创立的。”
“嗯?好了,这下更厉害了?大佬们,你们说,我有希望以后加入负熵研究院吗?我不求成为负熵研究院里的哪个研究所的负责人,只求成为一名正式的研究员?”
“……不用想了,下辈子吧……能加入负熵研究院的智商,你出生的时候有就是有,出生的时候没有就是没有了。”
“也就是说……负熵研究院基本引领了过去这么多年,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吗?”
“我需要纠正你一下,不是负熵研究院引领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是一位秦裕教授,一位秦裕院士,引领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
“你想想,要是将‘二秦’科学家去掉,我们现在整个世界应该是怎么样的?”
“世界怎么样我是不知道,我大概是已经没了,毕竟我都已经105了。虽然现在我感觉我的中年都还没有完,但要是没有秦裕教授,我这会儿不死半截身子也入土了。”
网络上的热闹在持续。
而关于可控核聚变技术实现了商业运营的基础,
自然不可能只是多个媒体简单报道一下就结束了。
紧跟着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