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地下城市道路上,也比许多人们原本预想的更加繁忙,
许多智能机械,运输车辆,依旧在道路上频繁来往,
整个地下城市的建设,实际上还没有完全完成。
就如同在地面时一样,
这位年轻学生顺着人群,来到了道路旁,
然后一辆智能驾驶的车辆,就停在了他面前,主动打开了车门。
他坐进去之后,车辆就开始正常往着目的行驶。
“你能够告诉我,整个地下城市是什么样的吗?”
在车辆正式驶入这座地下城市之后,
虽然透过车窗,一切依旧很明亮,没有什么昏暗的地方,
但不管从往那边看,离开道路,马上就有一片片建筑,挡住了视线。
而道路上方,也是有高度限制的,就像是行驶在一条很宽阔,多车道的隧道里,隧道上方的照明系统,照亮着周围的一切,但依旧看不到什么城市景象。
“整个陵川地下避难城,总共分为两个区域,居住区和工业区。”
“您之后在地下避难城内的活动区域,将主要在居住区内。”
“为了让空间得到更大程度上的利用,让地下避难城市内居住更多的人,整个居住区乃至整个地下避难城实际为多层结构。”
“从生活区01区到此后若干个区域,并不一定在同一个平面上。这些区域,通过不同的道,分道进行连接,最后的巷,车辆已经无法进入。您可以理解为,巷已经是在建筑内部。”
“现在我们行驶的区域,即为01区,01道,现在,我们将转入02分道。”
智能驾驶车辆上的智能程序回答的同时,车辆已经从当前这条开阔的隧道朝着旁边的一个岔路转了进去,
整体上来说,这条02分道的景象,和此前01道基本没有区别,
只是车道变少了一些,
“车辆将在689巷停下,您可以自行前往您的房间。”
这辆车载着这个年轻的学生,总共行驶了大约半小时,车重新停了下来。
下了车过后,
出现在这位年轻学生面前的,大概是连接在02分道上的又一条隧道,
或者说,更像是建筑类的走廊。
左右大概有四五米宽,高度是三米,
地面是平整而防滑的某种材质覆盖着,顶上是类似于天花板的结构,只是正面都往下透着一些比较自然的光亮,
不昏暗,同时也不刺眼。
这位年轻的学生顺着这条走廊往前走。
就发现,路边还有分路。
指示牌上,清晰标注着,某一条分路,再通往多少号到多少号的房间。
这位年轻的学生找到自己房间所属,
再转了进去。
这最后一条走廊,就更加狭窄许多了。
宽度不到三米,顶上天花板的高度似乎也被缩减了许多,
这位年轻学生感觉自己跳起来,都能够摸到天花板。
而走廊两边,就是一道道标注着门牌号的门了。
等着这位年轻学生走到自己的屋门前,
可能是走廊里的智能系统检测到了他的存在,他房间的门,自行打开了。
“欢迎您的入住,有任何问题,可通过您的终端,或者您房间的呼叫装置告知本片区域的智能管理系统。”
伴随着这道身影,这位年轻人走进了他自己的房间。
房门后,就是一间单独的房间,
层高看起来可能仅两米出头,面积可能仅三平米。
刚好够摆下一张单人床上,床尾的位置,墙上还挂着个小柜子,可以放下他的随身物品,
床上,床铺已经铺好了被褥,柜子上,也已经有一些日常用品。
再之外,整个房间就什么也没有了。
不过,这位年轻人进了屋,坐在床上,已经松了一口气。
比起预想,此刻这个房间,对他来说已经很好了,
至少,每个人还算是有一个比较隐私的空间,没有像沙丁鱼罐头似的,将每个人都塞一起。
至于其他的,在这末日危机之前,其实都不是很重要了。
在这年轻学生在床上坐下之后,
紧跟着,他的终端也收到了新的消息。
是地下避难城市管理系统发来的,
告知他房间附近的,公共洗漱间位置,食堂位置。
此外,在这一整片区域,其实还有一个小公园。
那里整个空间要相对开阔一些,可以供心理可能因为空间过于逼仄出现一些问题的人,散散心。
这位年轻学生,认真翻看着这些信息,再长出了一口气,
而实际上,此刻这个年轻人的模样,大概也就是此刻首批迁移入地下避难城市的人们的一个缩影。
在强人工智能的协调下,
相关迁移事宜很高效的完成着,没有花费多少时间。
整个首批两千万人迁移往地下避难城市的事情就已经完成了。
绝大多数来到地下避难城市的人们,对于接下来一段时间比较恶劣的居住环境,其实也没有什么意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