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新型室温超导材料被传递到了秦裕手中,
手托举着盛放着这份材料样本的透明容器,放到眼前,秦裕再眯着眼睛看了看。
此刻这份材料样本,呈现出灰色微粒状,因为数量级不大,在灯光下,都如同一些不起眼的灰尘。
不过这些灰尘一样的东西,注定将对人类文明的命运造成深远的影响。
在实验室里,周围一众核心研究员的欢呼声中,鼓掌声中,秦裕也笑了笑。
虽然对于通用人工智能之父来说,这份成果仅仅只是在他履历中再增加了一抹光辉,
细数他漫长人生中的许多成就,此刻这份超导材料的诞生,也没有那么耀眼。
但纯粹的,完成了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情的成就感,秦裕还是能够感受到的。
最终,
新型室温超导材料诞生带来的激动欢呼声,暂时就仅仅止步于负熵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上面为了避免给秦裕和负熵研究院太大的压力,关于大功率激光武器,和使用大功率激光武器略微偏移2801小行星,降低2801小行星威力的相关计划,涉及到的东西都没有在此刻公布。
而甚至,负熵研究院内,对于这样新型室温超导材料诞生的激动欢呼,也没有持续多久,
在欢呼中,通过欢呼稍微宣泄了下这段时间以来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也就结束了。
因为在此刻,时间其实已经很紧张了。
完成这一样需要的,新型超导材料的研制仅仅只是接下来这一系列事情的第一步。
接下来,负熵研究院需要从新型超导材料,结合其他领域的突破,完成氦3聚变,
然后结合氦3聚变,完成月面大功率激光武器,最终赶在时间窗口到来时,执行关于月面大功率激光武器的相关计划。
激光不可能最后,在2801小行星都已经真正逼近的时候再激发,
那时候都不谈是否还能够命中的问题,命中了起不到什么作用。
理论上来说,在满足大激光武器能够击中,能够产生一定威力效果的情况下,
激光武器越早激发越好。
其中最理想的结果,也就是先前秦裕和那位老领导交流时提到的那样,
能够让2801小行星撞击地面时,释放的能量少一些。
想要达到这个理想的结果,就得要求整个计划每个环节,都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所以整个计划的容错率其实极低。
之所以执行这个容错率极低的计划,本质上就是因为,最终无法进行或者无法成功,人类文明都没有更多损失了。
此刻,负熵研究院内,不光是材料研究所,能动所以及其他相关研究所相关研究团队的研究员们,
也来不及庆祝,在秦裕的主导下,带领下,立刻就投入了下一步的研制工作。
按照此刻的计划预期,
至少激光武器需要在碰撞发生前两个月就激发。
前两个月和前三个月,这段时间里,算是比较理想的激光武器激发时间区间。
……
对于这一样新型超导材料,研究员们给了它一个简单的代号,就叫SWCD—281材料,
或者更直接点,就叫SW281材料。
从理论上来说,SW281材料的诞生,算是验证了此前秦裕给出的超导材料理论,
而从超导材料理论出发,能够找到SW281材料,其实也应该能够发现更多。
不过从紧要性来说,现在的SW281材料也已经够用了,继续研究其他室温超导材料也就是之后的事情了。
此外,如果此刻人类文明并不处于末日危机状态,
室温超导材料,大概还将不止在能源系统上产生作用,材料学领域的巨大突破,带来的影响往往是方方面面,全方位的。
只是同样的,其他的,也将是人类文明度过这次的末日危机之后的事情了。
此刻,整个负熵研究院,在SW281材料诞生之后,主要的任务还是扑在了氦3聚变上。
在实验室能够制备出SW281材料之后,更大量级的SW281材料的合成和生产,在这个智能时代就容易许多了,
在将这件事情交给智脑计划中的强人工智能之后,哪怕是使用实验室方法,凭借现在的生产力,
也能够在短时间里,拿出来足够氦3聚变技术研究的SW281材料。
整个负熵研究院材料研究所的相关研究团队,也在同时继续抓紧SW281材料的批量合成工艺的技术改良。
而在氦3聚变反应堆整体的研究上,在秦裕的带领下,负熵研究院里主要是由能源及动力研究所主导,
在之前的可控核聚变商业堆项目之后,
能动所几乎吸纳了整个原可控核聚变实验堆项目的相关优秀研究人员,
汇聚了整个华国范围内,最优秀的一批,相关领域科研人员。
在秦裕的带领下,氦3聚变反应堆的研究,也已经持续了有些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