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人类文明对月开发建设的基础上,
在环月球轨道,建造一座‘可移动的太空城市’。
这座太空城市,将搭载若干个目前最先进的电推进发动机,
内部有氦3聚变装置或者未来其他更先进的能源装置,持续为该太空城市提供能源,
同时,规划有一定规模的智能工业集群,立体农场,算力塔,能够保证这座太空城市实现自给自足。
在完成建造之后,
还要将负熵研究院的末日基因库也给搬上去,同时该太空城市中,将常驻一些人。
而这个可移动太空城市计划的核心目的,
其实就是在人类文明突然遭遇毁灭性打击的情况下,
处于太空中的太空城市能够尽可能幸存下来,保存人类文明的火苗。
说是太空城市,其实按计划来看,更像是一座超大型的电推进飞船,
能够载着其中居住的人,在第一时间,直接朝着太阳系外逃离。
在目前阶段,它将停在月球轨道上,
而之后,随着人类文明脚步在太阳系内扩张,它可能也将移动到火星轨道,乃至更遥远的地方。
同时,之后,如果有什么更先进的推进系统,推进引擎诞生,
也将第一时间,给这个太空城市更换上。
这个太空城市计划在公布之后,
人联范围内,也没有什么人们反对。
“挺好的吧,以防万一嘛,之前的2801小行星撞击,我们还来得及反应。但下一次再有什么威胁的时候却未必。”
“如果到时候我们没有反应过来,也还能够保存一点人类文明东山再起的可能。”
“我觉得也不错……不过,如果有什么打击,我们都没反应过来,地球上的一切地面城市地下城市就都全毁灭了,那造成这种打击的敌对方,能够让太空城市跑掉吗?”
“增加一点幸存的可能嘛,总比什么都不做来得好。”
“也是。”
没有什么意外的,在人们都多多少少有点末日恐惧症的情况下,
这个超级工程计划,直接被通过了。
当然,许多人们没有什么意见的原因,根本在于,
这个超级工程的进行,并不会对人联中一众人们现在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
人们富余的生产力,足够抽出一些去做这件事情。
更何况,人类文明本身就在建造月面城市,对地外进行开发建设。
现在,只是多了一座在月球轨道上的太空城市。
而且,一定程度上,
这座目前将在月球轨道上建造的太空城市,还能够当月球空间站,月球轨道空间平台使用,
方便地月之间渡船号在月球轨道上的‘装卸货’。
……
同一年。
同样的目的和原因,
负熵研究院中,还有相关研究团队,提出了另一个计划。
在月面,或者在距离地球更遥远的地方,
建造比目前月面环形山更大规模,更多数量的空间观测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大型射电望远镜,光学望远镜,各类空间监测仪器在内。
以实现,
对于太阳系外,更大范围,更远距离,更加细致的观测。
这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了。
人类文明之前凭借月面环形山观测装置,才提前19个月观测到2801小行星的袭来,
但时间还是太仓促了,如果能够更早一些发现2801小行星这样的威胁出现,
人类文明应对起来,也将能够更加从容。
不过,
建造更大规模,更多数量的空间观测装置,也不光是这方面的需要,
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强大过程中,本身也有对外实现更加细致观测,获得更多地外相关信息的需求。
而此刻,
人类文明目前的生产力,也支撑的起,人类文明做天文相关,宇宙相关的研究,
自然没有道理,不这么做。
这项计划,自然也就顺利通过了。
……
人联纪元,六年。
在各项计划,各个超级工程都在持续进行的情况下,
这一年的人类文明是有些忙碌的。
地面,
各地面城市中的智能工业区域的规模,都在利用从月面开采回来的大量资源继续扩大。
虽然225座地面巨型城市早就已经建造完成,
但不可能一直都是一成不变的,自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继续发展。
同时,各城市内的智能工业集群,也紧密的运转着,产出的各类产品,除了供给目前地面城市中的需要,
也继续支撑着月面建设和开发。
月面,
各月面城市的建设,主要是月面智能工业集群的建设,依旧在继续。
整个月面,从月球正面到月背,
人类文明对于月面各种资源的开采规模也还在继续扩大。
围绕着目前多座月面城市周边的月面上,几乎四处都能够看到由各种专用于月面的智能机械在忙碌地活动着,
如果不是离开月面城市,还需要穿戴舱外航天服,可能来到这里的人们,都得恍惚一下,自己是在月面还是在地面的某个工地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