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针对各行星表面情况的差异,对目前的智能机械等硬件设施的设计进行改良。
不过,在人类文明能够让月面的月面城市中,有超过千万常驻人口的情况下,
人类文明进一步对火星等太阳系内区域的开发建设,实际上也已经并不存在什么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
仅仅也就是针对各行星表面的情况不同,做一些设计上的调整。
人类文明目前的相关技术本身,已经足以应对至少金星,以及火星表面,小行星带区域内的情况。
而强人工智能,也已经开始调动起人类文明内,部分智能工业,智能生产体系,
开始生产和建造一些,开发金星,火星,小行星带区域的东西,
比如,更多的电推进飞船。
得益于月面的重力优势,之后前往金星,火星,小行星带区域的电推进飞船,按照规划,大多数都将从月面完成建造,从月面启程。
……
也就是在这一年,负熵研究院,
直接正式开启了对火星,金星,小行星带的正式开发建设。
这一年的年末。
首批由月面智能工业以及地面智能工业,生产的,专用做地月系统与火星之间往来的祝融号系列电推进飞船,专用做地月系统与金星之间往来的太白号系列电推进飞船,专用做小行星带区域开发建设使用的繁星系列电推进飞船,先后从月面起航,前往各自的目标。
这个时候,电推进系统的发展,经由负熵研究院能动所这些年的研究,已经从DT03-1,再进一步改良到了DT03-02的一个新的改良型号,
单个电推进发动机的推力,在体积没有膨胀的情况下,再次有较明显的增长。
作用在电推进飞船上,就飞船单次运载能力和航行速度的明显提升。
不过,
这时候,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对火星以及金星,小行星带等区域的开发,最大的障碍依旧是距离。
对比地月之间仅三十余万公里的距离,
火星距离地球最近的时候也超过五千五百万公里,平均距离超过两亿公里。
金星最近的时候也超过四千万公里。
小行星带在火星轨道更外围,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
距离地球超过两个天文单位,也就是三亿多公里。
以目前人类文明最先进的电推进飞船,即便是能够在更远距离的航行时,实现更加长时间的加速,而达到更高的极限速度。
加上减速和加速过程,从地月系统到火星也需要超过半个月时间,来回一趟需要一个月。
到金星,到小行星带,情况也是一样。
其他问题,对于此刻已经完全踏入一级文明完全体状态,并正朝着二级文明发起冲锋的人类文明来说都是能够克服的。
但这个航行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暂时显然没有办法解决。
只能够尽可能建造更多一些用于这些区域地球之间往来的飞船,减少这个距离上的问题,
对于人类文明接下来的,火星,金星,小行星带开发计划的影响。
对于火星开发建设。
负熵研究院制定的规划中,采用的策略,和对月面开发建设时差不多。
第一批多艘祝融号飞船上,搭载着的,基本就是用于火星表面资源勘探开采的智能机械,
从对火星表面的资源开采开始,之后再是建造智能工业,对火星表面资源进行直接加工,再是搭建智能工业体系中其他智能生产产业,
到最后,才是直接利用大部分火星上本身的资源,构建火星城市。
而对金星和小行星带的开发建设策略,则是稍有些不同。
小行星带在负熵研究院的规划中,将主要是针对小行星带中一些资源物质富裕地带的智能机械开采和智能工业加工,
同时可能会建立几个小行星带范围内的远程智能科考站,由到时候火星的常驻研究人员使用和负责。
而金星的话,由于金星表面的环境有些过于恶劣了。
所以在负熵研究院的计划中,金星表面暂时并没有建设金星地面城市的计划,后期或许会有,
但目前,依旧是专注于对于金星资源,利用大批量相关智能机械进行开采,以及在金星同步轨道的位置,建设一个智能工业区,用来进行开采资源的初加工和再加工。
……
然后,再次年。
在人类文明持续推进着对火星,以及对金星,小行星带的开发建设计划的过程中,
人联再调整了先前放缓了的人类文明人口增长计划。
“人联,负熵研究院宣布。”
“将调整目前的文明人口增长计划,将增加社养局的规模,并在月面新增社养局相关机构和设施。”
“按新的人类文明人口增长计划,三十年内,人联内,人口总数将至少突破到一百亿人。”
“同时,就在今年内,我们将迎来,首批在月面社养局诞生的新生儿。”
在此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