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落进来,张岭军伸了个懒腰,全身骨骼发出清脆的响声。他低头看了看掌心,一道微弱的白光在经脉中流转——炼气三层后期的修为已经彻底稳固。
"是时候找师父要点真本事了。"张岭军嘴角微扬,整理好道袍,向青云子的住处走去。自从得了白虎万魂幡,他实力大增,但攻击手段依旧单一。那白虎妖的风刃术让他眼热不已,修士怎能没有几手法术傍身?
青云子正在院中那棵老槐树下打盹,酒葫芦歪在一边,几滴残酒渗入泥土。张岭军轻咳一声:"师父,弟子有事请教。"
"唔..."青云子半睁开眼,浑浊的目光在张岭军身上停留了一瞬,"伤好了?"
"托师父的福,已无大碍。"张岭军恭敬行礼,随即话锋一转,"师父,弟子近日修炼颇有进展,却苦于没有术法神通。就连那山中虎妖都会风刃术,我白云观难道没有传承下来的法术么?"
青云子的眼神突然变得清明,他坐直身子,上下打量着张岭军:"炼气三层后期?不错,不错..."老道士咂了咂嘴,"不过术法神通嘛..."
他叹了口气,从怀中摸出一个油纸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一张泛黄的兽皮,边缘已经残缺不全,上面用朱砂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字,但左下角明显被烧毁了一部分。
"这是当年青玄祖师留下的'离火术'残篇,可惜损毁严重。"青云子将兽皮递给张岭军,"为师参悟多年也未练成,你若感兴趣,就拿去试试吧。"
张岭军双手接过,心头一喜。兽皮上的文字古朴深奥,但隐约能辨认出是讲述如何凝聚火系灵力的法门。只是关键部分已经损毁,难怪青云子练不成。
"多谢师父。"张岭军恭敬道,"不知这离火术练成后威力如何?"
青云子眯起眼睛,似乎在回忆什么:"据观中典籍记载,青玄祖师当年施展此术,可焚山煮海。不过那是金丹期的威能了。炼气期嘛..."他指了指院中一块磨盘大的石头,"能烧穿那个就不错了。"
张岭军暗自咋舌。他现在全力一击,也不过能在石头上留下裂痕,若能烧穿,威力已经远超预期。
"弟子定当努力研习。"他小心收好兽皮,又问道,"师父,咱们白云观就没留下些完整的术法么?"
青云子摇摇头,又恢复了那副醉醺醺的模样:"几次大战,丢的丢,毁的毁...咳咳..."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好一会儿才平息,"去吧去吧,别打扰老道喝酒。"
张岭军行礼告退,转身时眼中闪过一丝疑虑。青云子的咳嗽声...怎么听着像是肺腑有伤?一个炼气期修士,怎会有如此顽疾?
回到房中,张岭军立刻展开兽皮仔细研读。残篇上记载的"离火术"确实精妙,但缺失了最关键的火灵转化部分和手诀图示。他尝试按照现有描述运转灵力,却只能在掌心凝聚出一丝温热,连个火星都打不出来。
"果然残缺得太厉害了..."张岭军皱眉思索。忽然,他眼前一亮——前世他读过《周易》,对五行相生相克有些了解。离火属阳,若能结合阴阳平衡之理,或许能补全缺失的部分?
他立刻翻出从藏经阁偷偷抄录的《阴阳五行说》,开始对照研究。经过一整天的推演,张岭军大致补全了缺失的理论部分:离火术应该是以心火为引,通过特定经脉运转,将灵力转化为纯阳之火。
但手诀部分依旧是个难题。兽皮上只残存了三个手势,后面全部缺失。张岭军决定去藏经阁碰碰运气,看看其他典籍中是否有类似手诀记载。
藏经阁三层的角落里,张岭军发现了一本积满灰尘的《太清指诀》。翻开泛黄的书页,里面记载了数十种基础手诀。经过比对,他找到了与离火术残篇上相似的三个手势,后面很可能接的是"离宫印"和"火鸦诀"。
"五行相生,火由木生..."张岭军喃喃自语,突然想到一个关键——离火术可能需要借助木属性灵力作为媒介!他之前一直用自身灵力直接转化,难怪失败。
带着新的思路,张岭军回到房中继续尝试。这一次,他先运转清心诀吸收周围草木精气,再按照补全的法门,将灵力沿手太阴肺经运转,同时结出五个手诀:
第一式"引灵诀"——拇指扣中指根部;
第二式"离宫印"——食指与无名指相抵;
第三式"火鸦诀"——小指弯曲如钩;
第四式"阳炎势"——掌心向天;
第五式"离火成"——五指猛然张开!
"轰!"
一团拳头大小的橘红色火焰突然在张岭军掌心燃起,吓得他差点脱手。火焰温度极高,周围的空气都开始扭曲,但奇怪的是并不灼烧他的手。
"成功了!"张岭军欣喜若狂。虽然这火焰比起描述中的"焚山煮海"还差得远,但已经是质的飞跃!
然而好景不长,火焰只维持了三息就熄灭了。张岭军尝试了三次,每次都是如此——火焰威力不俗,但持续时间太短,实战中很难发挥作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