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驮霆”的咆哮和“赤霆”的威力,像一剂强心针注入理萌疲惫的神经。深夜的工坊,油灯将他的影子拉长,投在挂满供水系统草图和齿轮应力分析图的墙壁上。他摊开一张新的草纸,炭笔尖在粗糙的纸面上沙沙作响,动作快得几乎留下残影。前世记忆里那些冰冷的钢铁线条与提瓦特特有的元素辉光在他脑海中激烈碰撞、融合。
第一幅草图迅速成型:线条硬朗,结构极其简洁。一根带有散热孔的长圆管,下方是冲压成型的方形机匣轮廓,旁边标注着“7.62毫米”。导气孔、导气活塞、回转闭锁的枪机草图被分解画出,每一个部件都透着一股“能省则省,但关键功能绝不含糊”的实用主义气息。最引人注目的是击发装置——一块镶嵌在枪机上的小型雷元素晶片,旁边注解:“雷元素脉冲激发,替代机械底火”。在枪口下方,他勾勒出一柄可折叠的刺刀,刀身厚实,刀背带有锯齿,标注着:“撬、割、破障,元素合金”。
“磐岩……”他在草图旁写下名字,低语道,“要像璃月的山岩一样可靠,成为每个战士手中最基础的獠牙。”
笔锋一转,第二幅草图跃然纸上。一根更短粗的圆筒,结构简单到近乎原始,标注着“40毫米口径,可复用发射筒”。旁边画着一个圆头圆脑、带着稳定尾翼的大号“弹头”,比例明显超过了发射筒的口径。“超口径,”他喃喃自语,“攻坚破甲,高爆拆障……气动补偿是关键。”他在弹体尾部仔细画上几片倾斜的稳定翼面草图,力求在无膛线赋予旋转稳定的条件下,靠外形获得基本的飞行平衡。
“穿凿……一锤定音,直捣黄龙。”他写下这个名字,疲惫地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这两份来自异世的冰冷蓝图,承载着尘歌壶在深渊威胁下挣扎求存的炽热渴望。
当这两份还带着炭笔余温的草图被送到枫丹科学院临时设立的武器工程组时,引起了一阵低低的惊呼。
“如此……简洁!却又直指核心!”一位戴着单边眼镜的老工程师扶了扶镜片,语气充满惊叹,“看这‘磐岩’的导气系统构思!完全避开了我们传统转轮铳复杂的闭锁机构!还有这个元素击发……天才!这将省下多少精密加工的工时和稀缺材料!”
惊叹迅速转化为高效的行动力。工程组立刻分成了两拨。一拨人铺开图纸,运用工程力学原理,开始详细计算“磐岩”导气活塞的行程、导气孔孔径与膛压的关系,优化机匣的冲压模具设计,并在材料清单上疯狂标注:“此处可尝试用复合层压木板替代部分钢件?”“此处承力关键点,必须用萃凝晶合金,但用量需精确计算至最小!”
另一拨人则围着“穿凿”的草图眉头紧锁。“发射筒承压是关键,”一位年轻的枫丹工程师指着筒壁厚度数据,“40毫米口径,超口径弹产生的尾焰和后座压力远超常规。筒壁加厚影响便携,减薄有炸膛风险……需要做极限压力测试!”“后喷火焰防护也必须解决,否则射手眼睛和面部……”立刻有人接话,开始在草图上添加一个喇叭形的简易护盾设计。
卡维也被吸引了过来。他拿起一块用来模拟“磐岩”枪托的枫丹硬木,修长的手指抚过粗坯,眉头微蹙。“抵肩角度太直,长时间射击肩骨受不了。”他拿起刻刀,手腕灵巧地转动,削出符合人体工学的微妙弧度。接着,他又在握把位置仔细刻上细密交错的防滑纹路,纹路间,竟巧妙地融入了一丝须弥风格的飘逸线条,若不细看,只以为是实用的糙面。“功能是骨,适手是肉,”他低语,指尖拂过那丝不易察觉的美感,“一点微不足道的尊严。”
工坊的喧嚣中,理萌独自站在角落,手里捏着一块枫丹高碳钢试片。指尖传来的冰冷坚硬触感,却让他想起前世实验室里那些经过精密热处理的高强度合金。萃凝晶的短缺如同悬顶之剑,“磐岩”的枪管、“穿凿”的发射筒,这些承受极端高压的部件,光靠现有材料和结构优化,能撑多久?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划过脑海。他猛地摊开一张新纸,炭笔飞速勾勒:一座特制的熔炉,旁边是几个密封容器,标注着“冰雾花精华(极寒)”、“清心冷凝液(速冷且性质稳定)”、“烈焰花花蕊粉(精确控温)”。他在旁边写下几行关键原理:
元素淬火/回火提案:
1.控温:利用火元素力精确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需实验确定对应钢种具体温度)。
2.淬火:投入冰雾花精华/清心冷凝液混合介质,实现极速冷却(马氏体转变),提升硬度强度。
3.回火:雷元素力辅助均匀加热至中温,消除淬火应力,提升韧性。
目标:模拟异世热处理效果,在少用或不用萃凝晶条件下,大幅提升枪管/发射筒钢件寿命。
写到这里,他停下笔,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前世他调试的是芯片,不是钢铁。他郑重地将这份带着异世名词和提瓦特材料的提案交给枫丹材料研究组的组长——一位头发花白、痴迷金属的老学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