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何家命运悄然转变的同时,陆家贵的商业版图仍在继续扩张。
12月6日,鹏城陆氏集团总部。
李千授带着一份厚厚的协议,走进了陆家贵的董事长办公室,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悦。
“陆董,比亚迪的投资终于谈成了!”李千授将协议放在宽大的办公桌上。
陆家贵将正在试玩的传奇角色停到一个角落里,放开鼠标,拿起投资协议翻到关键条款页,快速浏览。
李千授在一旁汇报:“王传福、吕向阳、夏佐全三位比亚迪的创始人,终于同意了我们提出的估值和投资额度。”
“我们给比亚迪投后估值5亿,陆氏集团投资1亿人民币,获得比亚迪20%的股权。”
“资金需要在一个月内到位,他们承诺,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新型电池的研发和生产线的扩张。”
陆家贵满意地点点头:“辛苦了。这笔投资,现在看来数额不小,但放眼未来,价值不可估量。”
他脑海里浮现的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席卷全球、动力电池一货难求、比亚迪电车全球热卖的场景。
王传福是个技术偏执狂,也是商业奇才,抓住他,就等于抓住了未来新能源产业链的核心一环。
这1个亿换20股权的投资,将来会变成几十亿、上百亿的回报!
这也是他愿意给现在营收不过几千万的比亚迪,估值5亿的原因。
“王总他们对您的远见十分佩服,”李千授笑道,“特别是您提到的汽车刀片电池的研究方向,他们都觉得很有创意。”
“他们还想着再过几年,才涉足汽车电池呢,现在有了我们的投资和您的创意,他们觉得可以先成立研究组,展开刀片电池的预备性研究。”
“否则,光靠钱,还真不一定能打动他们出让这么多原始股股份。”
陆家贵淡然一笑,他不过是把未来会发生的事情,提前说出来而已。这种“先知”,对王传福这种真正有抱负的技术型创业者来说,杀伤力巨大。
“协议没问题就尽快走流程打款。”陆家贵批示道,“另外,派几个得力的人进去,密切关注研发进度和财务状况,但不许干预别人的日常运营,懂吗?”
“明白!”李千授点头应下。
送走李千授,时间很快到了12月15日。
陆氏集团总部大厦高层会议室,气氛庄重而热烈。
集团所有核心高管、各子公司负责人齐聚一堂。
周明易、李光南、李千授、王海波、孙传宇、张正伟、柳如烟、彭红喻、辛德致,各子公司主要负责人等,全部在座。
今天会议的议题非常重要——正式成立陆氏集团董事局,并任命集团执行总裁。
陆家贵坐在主位,目光扫过全场。
这些面孔,有从微末时就跟着他打天下、能力稍弱的老人,也有后来招聘的精英大佬,如今都已独当一面,成为集团不可或缺的支柱。
“各位,”陆家贵声音沉稳,穿透力十足,“今天这个会,议题有两个。”
“其中之一,是关于董事局的成立。”
“陆氏集团发展到今天,业务遍布白酒、保健品、IT硬件、互联网、物流、风险投资等多个领域,资产规模庞大,结构日益复杂,原有的管理架构已经难以适应集团未来的发展需要。”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为了明确权责,优化决策,并与子公司的董事会做区分,即日起,正式成立陆氏集团董事局!”
“董事局为陆氏集团最高决策机构,负责集团重大战略决策、投融资计划、年度预算决算、重要人事任免等。”
台下众人神情肃穆,知道这意味着集团进入了全新的规范化管理阶段。
“董事局主席,由我担任。”陆家贵到,“董事局成员,由集团核心管理层和持有期权的各业务板块负责人,以及子公司重要的负责人(独立董事)组成,名单已经下发,各位手上都有。”
大家低头看了看名单,上面包括了在座的所有高管,以及像宝坛老窖的唐健博、神舟电脑的吴水师、飞讯公司的雷钧等技术骨干或子公司负责人。
这意味着他们真正进入了集团的核心决策圈,荣誉与责任并存。
“成立董事局,是第一步。”陆家贵话锋一转,“第二步,是需要一位强有力的执行者,负责全面落实董事局的各项战略决策,主持集团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这个职位,就是集团执行总裁。”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投向了李千授,大家都知道,这个职位一直空着,就是给他留的。
这两年,李千授在投资领域和日常管理上的成就,大家有目共睹。
陆家贵也不卖关子,直接点名:“李千授。”
李千授立刻站起身:“陆董。”
陆家贵看着他,语气郑重:“你自加入集团以来,主导并成功完成了多项关键投资:投资UT斯达康,抓住了小灵通市场的爆发;入股平安保险,布局金融生态;最近又成功拿下比亚迪,为我们锁定了未来的新能源赛道;还参与了东南亚金融投资,并主导了集团总部大厦的建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