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亿美元!
在1999年,这绝对是巨额投资。
克利福德和安德森眼中都闪过惊喜,但都是老江湖,面上不动声色。
陆家贵继续道:“作为条件,我们希望获得相应的股权,并且,我们需要一个长期的、稳定的、价格优惠的铁矿石包销协议。”
接下来的谈判焦点主要集中在股权比例和包销价格上。
力拓与必和必拓虽然需要资金,但也不愿过多稀释股权,给出的初始估值偏高。
包销价格方面,虽然自家大股东肯定会有优惠,但对方也希望尽量靠近市场价。
陆家贵示意李千授和全鸿飞主导细节谈判,他本人则稳坐钓鱼台。
李千授和全鸿飞展现出极强的专业能力,详细分析了两家公司的资产价值、未来盈利预期和行业平均估值,据理力争。
张正伟则从协议法律条款和风险规避角度进行把关。
陆家贵偶尔在关键点上插一句话,往往能一锤定音。
他的态度很明确:价格可以稍微谈,但我们的核心诉求是拿到足够的、长期的、优惠的矿石供应权。
他甚至暗示,如果合作愉快,未来不排除继续增资的可能。
这种“不差钱”又“志在必得”的气势,给了对方很大的压力,也展现了极大的诚意。
克利福德和安德森私下交流后,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不仅解决了扩产的资金风险问题,还提前锁定了大额订单,降低了市场风险。
虽然估值上没有达到一些人希望的过高溢价,包销价格也给了一些折扣,但综合来看,这笔交易对公司长期发展利大于弊。
而且,引入陆家贵这样有强大华国背景的股东,对未来开拓华国这个巨大市场也极为有利。
经过几轮紧张而高效的磋商,最终协议达成:
陆氏集团向力拓公司投资10亿美元,获得其约6%的股权,并签订十年期长期协议,每年以股东优惠价包销1500万吨铁矿石。
陆氏集团向必和必拓公司投资10亿美元,获得其约5%的股权,同样签订十年期长期协议,每年以股东优惠价包销1500万吨铁矿石。
两份协议的总价值高达20亿美元,并锁定了每年3000万吨的优质铁矿石包销!
签字仪式上,陆家贵与利·克利福德、保罗·安德森分别签署了协议,双方握手,笑容满面,摄影师记录下这一时刻。
克利福德笑着对陆家贵说:“陆先生,您是我见过的最有魄力的投资者之一,您的支持对力拓至关重要。”
安德森也附和道:“必和必拓同样感谢您的信任,这笔投资将极大加速我们的扩产项目进展。”
他们心里确实高兴,觉得陆家贵简直是最理想的财务投资者:给钱爽快,不太计较短期估值,还包销产品,几乎不干预管理。这样的金主,哪里去找?
陆家贵也笑容灿烂:“克利福德先生,安德森先生,合作愉快。我相信,这只是我们合作的开始,未来全球矿产资源领域,必有我们更大的作为。”
他心里想的却是,现在你们觉得我人傻钱多,再过几年,等华国钢铁产量爆发式增长,铁矿石价格一飞冲天,你们就知道今天这笔买卖谁赚得更多了!
这不仅仅是分红和股票升值的问题,关键是这每年3000万吨的优惠价矿石,对华国来说是一项极大的战略资源保障,还能在国内钢铁行业那里落下大人情。
协议签署的消息虽然并未立刻大规模见报,但在全球矿业和金融圈内还是引起了不小震动。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陆氏集团出价过高,有点急于进入矿产领域。
但只有陆家贵自己知道,他捡了个多大的便宜。
完成与澳大利亚矿业巨头的签约后,陆家贵又在澳大利亚逗留了几天,受邀参观了一些矿业和农业项目,进一步拓展了在澳的人脉和商业机会。
庄月惠这几天忙而不乱,将陆家贵的行程安排得井井有条,无论是正式会谈还是私人宴请,她都处理得妥帖周到,逐渐进入了“生活助理”的角色。
期间,她抽空给留在家里的何雯英和柳如烟打了越洋电话,简单汇报了行程,语气恭敬地问候“大姐”、“二姐”,并说给她们和孩子带了礼物。
何雯英在电话里笑声爽朗,让她照顾好贵哥,不用惦记家里。柳如烟则语气温和地让她自己也注意休息,表面上一片和谐。
10月中旬,陆家贵一行乘坐“陆飞01”启程返回深圳。
飞机上,众人心情放松,开始盘点此次澳洲之行的收获。
李千授兴奋地说:“陆主席,这次华商大会,我们初步达成的合作意向就有十几项,涵盖物流、食品加工、轻工产品出口等多个领域,预计未来一年能带来数亿美元的交易额。”
全鸿飞补充道:“更重要的是打通了和东南亚之外华人商圈的联系,这人脉资源是无价的。”
张正伟则从风险角度汇报:“与力拓、必和必拓的协议条款已经反复核对,法律上没有任何漏洞。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那边,由于不涉及控股权和董事会名额,预计不会有什么阻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