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七、山本覆灭
山本失踪的事情,引起了领事馆的震惊,整整特二课的十三个人,就这么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这十三个人已经失踪整整十五天了。
南子和安西带人过来,将附近查了个遍,没有发现任何痕迹。当南子向影佑请示,影佑立刻下令:
“请温政!”
休假结束之后,温政给影佑提了一个条件,他不坐班,有事才过来,他的理由也很充分,情报收集不能只呆在办公室。
影佑当时是同意的。
***
人若是看透了自己,便不会小看别人。
所以,人要先看清自己,
也要看清对手。
老树下、一几,一壶咖啡,两张椅子,一男、一女。
温政正在向袁文请教:“日本最优秀的间谍是谁?”
袁文想了想:“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在间谍的世界里,处处是迷雾,因为很多间谍,我们根本不知道。”
“那就是无法评价了?”
“也不是无法言说。我们可以谈谈过去已经知道的人物。”袁文说:“在近代,最优秀的日本间谍之始,其实是一个女仆,一个乞丐。”
“一个女仆,一个乞丐,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因为这两个人,本就无名,我现在都不知道这两个人的名字,这两人甚至不能称之为间谍。”袁文说:“因为这两个人,一个本就是女仆,一个真的是乞丐。”
温政沉吟:“换句话说,这两个人本不是间谍。”
“是的。”
“既然不是间谍,为什么又称之为最优秀的日本间谍之始呢?”
“因为她们做了间谍才会做的事。”
袁文解释说:“日俄战争时,这个日本女仆是俄国驻东亚高官家里的女仆,无意中听到了绝密军情后,根本不需要军方授意,立即设法转告给街边一位陌生的日本男乞丐。”
“这两人本不认识?”
“是的。”袁文说:“男乞丐深夜步行几十里山路,终将密情汇报给了军方。”
温政倒吸了一口冷气,这确实才是天下最可怕最优秀的间谍。
因为她们根本不是间谍!
不是,才是最可怕的!
袁文喝了一口咖啡,仰望远方,慢悠悠地说:“如果说,有名字的间谍前辈,我首推明石元二郎。”
“我怎么没有听说过此人?”
“因为这个人没有在中国,身处在完全人地生疏的欧洲异国,语言、风俗、习惯不同,孤军奔走,而俄国反情报人员随时跟踪。”
她说:“沙俄内政部长维亚切斯拉夫·冯·普勒韦被暗杀,彼得堡的‘星期日惨案’,战舰波将金号哗变,都可以找到他的暗影。”
“明石元二郎被军部誉为可抵十个师团的人物,布置情报通信网、策反俄国军官、煽动波罗的海三小国独立运动、会见芬兰独立领袖,阻碍兵力的运输、秘密偷渡武器给反帝俄组织,极大地牵制了俄国军力。”
“日本史学家说:没了乃木希典大将,旅顺也能拿下来了。没了东乡平八郎大将,日本海大海战也能赢。但要是没了明石元二郎大佐,日本决不能赢得日俄战争。”
温政黯然。
袁文继续说:“在甲午战争中,却是三个人。”
“三名间谍?”
“是的。”袁文说:“神尾光臣、石川伍一、宗方小太郎分别送出的三封谍报,对战争的结果,起了巨大的作用。”
温政越听越心惊。
“间谍是个体系,日本相继续建立起了陆军中野学校、登户研究所等一批间谍学校,专门培训间谍。”袁文说:“至于当代的,我就不清楚了。知道的,就不便谈论了。”
“嗯。”对此,温政完全理解,也很好奇:“你毕业于哪里呢?”
袁文笑了笑:“这个不能说。”
“你也是一名优秀的特工。”
对于这一点,袁文没有否认:“如果有人不相信数学是简单的,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人生有多复杂。这下,你知道日本间谍有多可怕了吧。”
“嗯。”温政承认,他转移了一个新的话题:“但是,日本也有共产党。”
“是的。”
“比如,小林多喜二。”
“那个作家?”
“是的。”温政叹息:“小林多喜二被日帝的特高警察抓捕的时候穿着和服,并于当天穿着和服牺牲。而抓捕和拷问他的特工却穿着西装。是不是有点讽刺?”
袁文没有说话。
对于这些人,她只相信日本官方的报道。
“还有野吕荣太郎,着有《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史》。很了不起的一个人。”
“听说过这个人。”
“还有片山潜、日本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目前在莫斯科。”
“你了解的不少啊。”
接到领事馆电话的时候,两人正结束这次谈话,电话是袁文接的,她接了电话回到树下,脸色阴晴不定。
“有什么事吗?”
“山本失踪了。”
“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