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三、冯庸
青木在电话中,给安西汇报监视温政的情况:
安西问:“这几天温政在做什么?”
“开会,见土肥原、见头山满。”
“他有没有单独见过什么人?”
“没有。”
“他有没有什么异常的举动?”
“他去买烟,在‘宴宾楼’打了个电话。”
“是不是满洲国总理大臣张景惠的七夫人徐芷卿开的那家高档饭店?”
“是的。”
“电话里他说了什么?”
“他说的大概是浙江话,我听不懂。”
“好,他随便要做什么,你都不要阻拦他。”
“属下明白。”
安西笑了:“他会有所行动的。”
青木说:“那接下来,我们是否要加强对‘宴宾楼’的监控?毕竟,那是他唯一脱离我们视线的地方。”
安西在电话中沉吟片刻:“当然要监控,但不要过于明显。我们要让他觉得,自己的一切行动虽然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却又找不到任何被监视的证据。这样,当他真的有所行动时,才会毫无顾忌地暴露出来。”
他说:“一定要让他觉得比我们聪明,比我们棋高一着。”
***
通话后的第二天,青木又给安西打电话:“他今天去见了一个人。”
“是日本人吗?”
“不是。”
“是一个中国人,穿着长衫,看起来像个读书人。”青木在电话那头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疑惑:“他们在一间茶馆里坐了很久,聊了什么我听不清,但温政出来的时候,脸色有些凝重。”
安西在电话这头眯起了眼睛,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读书人……”他喃喃自语,“在这个时候,温政见一个读书人做什么?难道是……”他突然顿住,仿佛想到了什么:“青木,你立刻去查那个读书人的底细,包括他的身份、背景、以及最近和哪些人有过来往。我要知道他的一切。”
“是,属下立刻去办。”
青木应道,随即挂断了电话。
***
第三天。
“查到了。”青木兴奋地说。
“怎么查到的?”
“我们偷偷拍了照片,这个人居然是名人,一下就被当人认出来了。”
“这个人是谁?”
“这个读书人叫冯庸。他创办了一所大学,叫冯庸大学。”青木又向安西汇报说:“他可不是一般的读书人,是奉系军阀冯德麟长子。北京陆军讲武堂毕业。张作霖与冯德麟为至交,冯庸与张学良同年,嘱匙虹出生,两人曾结拜兄弟,并同取字‘汉卿’。冯德麟去世后,冯庸续父职担任军职,军衔为少将。”
安西知道此人。
“他拿出冯家几乎全部家产,着手创办冯庸大学。冯庸认为,中国内忧外患的主要原因是工业落后,‘工业兴国,先育人才’,这是他创办冯庸大学的本意。”
安西说:“此人可用。”
“东北特高课将此人带去了东京,不知道为什么,又逃回来了。”
“盯紧此人。”
“好。东北特高课已经在行动了。”
“今天温政去了关东军司令部。”
“他去哪里做什么?”
“他夫人的哥哥是陆军少佐,高桥男爵就在关东军司令部服役,他去拜访了高桥,高桥开始惊讶,后又很高兴。高桥还带了几个司令部的军官作陪,请温政喝酒,一直闹到半夜才归。”
“去看看未见过的大舅子,倒也合情合理。”
***
第四天。
“冯庸失踪了。”
“又逃了?东北特高课是干什么的?这么笨。”安西急了,骂道:“温政呢?”
“温政一天都呆在酒店,看书。我一直就在他旁边。”青木说:“不过,冯庸逃不出去的,整个满州都在通缉他。”
***
冯庸是一位英雄。
虽然和张学良朝夕相处,却没有染上不良恶习,一辈子不抽烟,不喝酒,对社会上那种纸醉金迷的风气嗤之以鼻。
冯庸重义轻利,冯德麟去世后,冯庸作为长子清理家产时,效法先秦冯欢的义行,将贫困者欠债的债条和典押土地退还,并作出规定:
凡有据可查,过去霸占的土地房产一律无条件归还;过去巧取豪夺的财产,听凭原主意见,或按实值补价,或按原价赎买产业;北镇县中凡是有与当地中小学毗邻的冯家房产,一律捐献给学校。
此义举当年轰动一时。
1932年“淞沪事变”后,冯庸组建冯大义勇军,远征上海。在之前的1929年中东路事件爆发后,冯庸就曾组织冯大学生组成抗俄义勇军,阻击苏军。
流星在电话里,告知了温政,冯庸的情况,中共地下党要将冯庸安全带出东北。
两人在茶馆接头。
温政找到高桥男爵,说有一个亲戚,要离开东北,弄到了一张关东军司令部的特别通行证。
冯庸带着这张特别通行证,化装成日本军官,在中共地下党的掩护下,成功逃出了日本人的魔掌。
冯庸到达北平之后,受到热烈欢迎。
各界爱国人士纷纷前往迎接,在欢迎仪式上,冯庸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他讲述了自己在东北的所见所闻,以及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他呼吁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而奋斗。
温政在得知冯庸安全到达北平后,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随后,冯庸第三次出征,被任命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七路总指挥。参加长城抗战,越长城进驻热河凌源。
在长城抗战的烽火中,冯庸指挥着第七路联军,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每一次战斗都亲临火线,鼓舞着士气。战士们见总指挥如此英勇,无不奋勇杀敌,以一当十。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冯庸所在的阵地遭到日军猛烈攻击。炮弹在身边不断炸响,弹片横飞,但他毫不退缩,依然坚定地站在阵地上指挥作战。
他大声呼喊着,鼓舞着战士们坚守阵地,与日军展开了近身肉搏。经过一番惨烈的战斗,他们成功击退了日军的进攻,保住了阵地。
冯庸的英勇表现不仅赢得了战士们的尊敬和爱戴,也让日军对他又恨又怕。
日军多次派出特务,企图暗杀冯庸,但都未能得逞。
喜欢间谍永不眠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间谍永不眠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