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的工地,薄雾还未散尽,钢筋堆放区已经围了一圈工人。苏晚踩着露水走过去,手里攥着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正式报告——HRB400E直径22mm的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380MPa,抗拉强度520MPa,均未达到GB 1499.2-2018《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的标准要求(屈服强度≥400MPa,抗拉强度≥540MPa),结论栏赫然写着“不合格,禁止用于结构构件”。
“所有人注意,把这批直径22mm的钢筋全部挑出来,堆放在东侧隔离区,用红色警示带围起来,每捆都贴‘不合格’标签,注明检测报告编号和禁止使用原因!”苏晚举起报告,声音清亮,“张队,安排两个人24小时守在这里,不准任何人拆封或挪用,市场监管局的人上午就到,要现场核实数量。”
张队立刻指挥工人行动,钢筋碰撞的叮当声在晨雾中格外清晰。苏晚蹲下身,看着工人将一根钢筋贴上标签,指尖划过上面的炉号“XH”——这和兴旺钢筋店提供的质保书上的炉号一致,却和钢厂官网查询到的“XH”批次参数完全不符,显然是伪造炉号的“瘦身钢筋”。
“周明,兴旺钢筋店的人联系上了吗?”苏晚拨通周明的电话,语气带着一丝急切,“必须让他们今天之内派人来处理,要么退货退款,要么换合格钢筋,不能耽误核心筒的箍筋绑扎进度。”
电话那头的周明语气无奈:“联系上了,但他们老板说‘钢筋是按合同供的,有问题找推荐人吴建国’,还挂了电话——我已经把情况反映给市场监管局,他们说会联合钢厂一起查,确认是假冒伪劣产品后,不仅要罚他们款,还要吊销营业执照。”
“假冒伪劣?”苏晚心里一沉,“让市场监管局重点查他们的进货渠道,看这批钢筋是不是‘地条钢’(国家明令禁止的劣质钢材),如果是,牵连的可能不止我们一个项目。”
上午九点,市场监管局的执法车抵达工地。执法人员拿着检测报告,逐一核对不合格钢筋的数量和炉号,登记造册后,在隔离区的警示带上贴了“查封”封条:“苏工,我们已经派人去兴旺钢筋店查封库存,后续会按《产品质量法》追责,你们放心,合格的赔偿和退款会尽快落实。”
苏晚松了口气,刚想转身去协调新供应商,手机突然响了——是星火钢构的陈总打来的,语气热情:“苏工,听说你们遇到钢筋供应商的问题?我给你推荐一家靠谱的,‘永顺钢铁’,是我们长期合作的,资质齐全,产品都是钢厂直供,昨天我刚帮你们问过,HRB400E直径22mm的钢筋有现货,今天下午就能送过来。”
“真的?”苏晚眼前一亮,“他们有近期的检测报告吗?能不能先发给我审核,确保符合标准。”
“马上发!”陈总爽快答应,“我还跟他们老板打过招呼,给你们按批发价,运费他们包,绝对不耽误你们工期。”
挂了电话,苏晚立刻将陈总发来的检测报告转发给技术组,让小杨核对参数:“重点看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还要查钢厂的生产许可证和产品质量证明书,确保没有问题。”
中午十二点,小杨拿着核对完的资料跑过来,语气兴奋:“苏工,没问题!永顺钢铁的检测报告是上周刚做的,屈服强度410MPa,抗拉强度550MPa,都超过标准值,钢厂资质也齐全,没有任何不良记录!”
“太好了!”苏晚立刻拨通永顺钢铁的电话,和对方确认送货细节,“今天下午三点前必须送到工地,卸货时需要你们提供随车的质量证明书,我们会抽样送检,合格后再签收货单。”
对方老板一口答应:“放心,我们的司机已经在装货了,三点前肯定到,质量证明书会单独密封,附在货单里。”
顾沉舟这时也从城东建材市场赶回来,手里拿着一份市场监管局的初步调查结果:“兴旺钢筋店确实在卖‘地条钢’,库存里还查出30吨不合格钢筋,涉及三个项目,包括我们的。另外,他们老板交代,吴建国在店里有股份,这批钢筋是吴建国联系的‘黑作坊’生产的,专门用来替换正规钢筋赚差价——吴建国现在躲在邻市的建材仓库,警方已经布控了,很快就能抓到。”
“有股份?”苏晚皱起眉,“难怪他极力推荐这家店,原来是为了自己牟利。”她接过调查结果,翻到“关联项目”那一页,发现其中一个项目是“城东商业广场”,和顾氏项目的工期相近,“他们会不会也用了不合格钢筋?要不要提醒一下那边的项目方?”
“已经提醒了。”顾沉舟点头,“市场监管局的人已经去那边排查了,我们现在重点盯好永顺钢铁的送货,确保钢筋合格,别再出岔子。”
下午两点半,永顺钢铁的送货卡车准时抵达工地。苏晚和监理工程师王工一起,爬上卡车检查钢筋——每捆钢筋的外层都裹着防潮膜,上面印着清晰的“永顺钢铁”logo和炉号,随车的质量证明书密封完好,盖着钢厂和供应商的公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