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透过车窗,把高速路两侧的银杏染成暖金色时,苏晚靠在副驾驶座上,指尖轻轻划着手机里的照片——是昨天在金鸡湖拍的全家福,妈妈披着浅粉色丝巾笑眼弯弯,爸爸举着相机的手还带着点拘谨,顾沉舟则悄悄揽着她的腰,眼底的温柔藏都藏不住。
“在看什么?笑得这么甜。”顾沉舟的声音从方向盘后传来,余光瞥见她嘴角的笑意,指尖轻轻打了个方向盘,避开前方的货车。
苏晚把手机递过去,屏幕亮着全家福:“你看爸的表情,好像有点紧张,是不是怕你把他拍丑了?”
后排的爸爸听到,忍不住笑了:“还不是你妈,非要让我站在中间,说‘一家之主就得在C位’,我都多少年没拍过这么正式的合照了。”
妈妈赶紧反驳:“怎么叫正式?咱们一家人出来玩,拍张合照多好,以后老了翻相册,还能想起今天的日子。”她凑过来看手机,指着苏晚的头发,“你看你,风把头发吹乱了,沉舟还帮你别到耳后,多细心。”
苏晚的脸颊悄悄发烫,伸手把手机收回来,转头看向窗外——成片的银杏掠过,像一场金色的雨。顾沉舟察觉到她的小动作,嘴角弯了弯,悄悄把空调出风口调向她那边:“别对着风吹,一会儿头疼。”
车子快下高速时,妈妈突然拍了拍苏晚的肩膀:“对了!昨天买的桂花糕,得给张阿姨和李阿姨各送两盒,她们上次还帮咱们收过快递;还有你王叔叔的毛笔,别忘了让你爸送过去,他念叨好几天了。”
“知道啦妈,”苏晚点头,转头看顾沉舟,“咱们先把爸妈送回家,再去工作室看看样品,好不好?小林说今天定制笔记本的样品能到。”
“好,”顾沉舟把导航调成爸爸家的地址,“正好顺路,送完爸妈,咱们去工作室对接完,再回家做晚饭。”
车子驶进小区时,邻居张阿姨正拎着菜篮子回来,看到他们赶紧迎上来:“哎哟,晚晚和沉舟回来啦!阿姨听说你们去苏州了,拍的照片好看吗?”
妈妈赶紧从后备箱拿出两盒桂花糕,塞给张阿姨:“刚回来,这是苏州的特产,你尝尝,比咱们这儿的甜。照片拍了不少,回头洗出来给你送过去。”
张阿姨接过桂花糕,笑得眼角皱起:“谢谢你们!上次你们工作室遇到事,我还替你们着急,现在好了,订单都接到苏州去了,真厉害!”
苏晚笑着道谢,心里暖得发慌——原来工作室的事,邻居们都记在心里,这种被牵挂的感觉,比接到大订单更让人踏实。
帮爸妈把行李搬上楼,妈妈就忙着把苏州带回来的碧螺春装进小罐:“这个给你爸的老同事送一罐,那个给你舅舅送一罐,都是明前的好茶,别送错了。”
顾沉舟帮爸爸把相机放进书房,回来时手里拿着一张照片——是上次婚礼时,苏晚和爸妈在银杏林的合照。“叔叔,这张照片洗出来了,挂在客厅怎么样?正好跟苏州的全家福凑一对。”
爸爸接过照片,看了半天,点头说:“好!挂在沙发上面,客人来了就能看到,比挂那些山水画好看。”
苏晚看着他们忙碌的样子,忽然想起第一次带顾沉舟回家时的场景——当时她还紧张得手心冒汗,怕爸妈不喜欢他,现在却像一家人一样,讨论挂照片、分伴手礼,这种自然的融洽,比任何甜言蜜语都让她安心。
“咱们该走了,”顾沉舟看了眼时间,“小林说样品十点到,别让她等急了。”
妈妈赶紧把两盒桂花糕塞进苏晚手里:“带过去给小林尝尝,小姑娘帮你忙这么久,也该补补。路上慢点,晚上要是忙,就别回来做饭了,我给你们送过去。”
“不用妈,”苏晚接过桂花糕,“我们忙完就回来,想吃您做的番茄炒蛋了。”
车子驶往工作室的路上,苏晚给小林发消息:“我们快到了,样品到了吗?”
小林秒回:“早到啦!晚姐你们快来!厂家还送了面料小样,比上次的更软,我觉得特别适合做‘青芜’第二季的抱枕!”
顾沉舟看着她眼睛亮起来的样子,忍不住笑了:“看你急的,一会儿到了慢慢看,别又像上次那样,把样品拿反了还没发现。”
“那都是多久以前的事了!”苏晚噘着嘴,却悄悄把手里的桂花糕抱得更紧——那是妈妈特意给小林留的,还说“小姑娘爱吃甜,多放了点桂花”。
工作室楼下,小林已经举着样品站在门口,浅绿色的卫衣上沾了点面料纤维,却笑得格外灿烂:“晚姐!顾哥!你们看这个笔记本,扉页印了客户的logo,金色的,特别显档次!还有这个面料小样,摸起来像云朵一样软!”
苏晚接过笔记本,指尖拂过扉页的金色logo——字体圆润,和银杏叶的线条呼应,浅棕色的封面泛着柔和的光,比设计稿上的效果还好。“太好看了!”她抬头看向顾沉舟,眼里满是兴奋,“客户肯定会喜欢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