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彻底沉下来时,吴淞口的江边已浸满了凉意。
江面上飘着几艘零星的渔船,渔灯像散在黑夜里的星子,忽明忽暗,阿坤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粗布渔民服,裤脚卷到膝盖,手里握着渔网,正和两个地下党同志蹲在船尾,假装整理渔具,目光却时不时瞟向不远处亮着灯的兴海渔行。
渔行的木门紧闭,门檐下挂着一盏昏黄的马灯,灯光里能看到两个穿黑色西装的暗哨,正背着手来回踱步,手里的短枪藏在袖管里,时不时朝江边的渔船扫一眼,警惕性极高。
阿坤压低声音,用手指了指渔行后门的方向——那里靠着江边,只挂着一道破旧的竹帘,帘后隐约有脚步声,看来也有守卫。
“再等半个时辰,子时一到,顾先生那边就会动手。”阿坤把渔网往船边又放了放,故意让渔网溅起些水花,“到时候我假装渔网挂住了渔行的木桩,过去解网,引开后门的守卫,你们就趁机绕到旁边,等我信号再进去。”
两个同志点了点头,手里悄悄摸出藏在鱼篓里的短刀,目光紧紧盯着渔行的动静。江风卷着鱼腥味吹过来,带着几分压抑,所有人都在等,等子时那声约定好的铜铃响。
另一边,顾晏辰和沈青梧躲在渔行斜对面的一家小面馆里。
面馆已经打烊,老板是地下党的联络员,此刻正帮他们看着外面的暗哨。
顾晏辰低头看了眼怀表,指针还差一刻钟就到子时,他从怀里掏出汉奸名单的副本,又核对了一遍上面的名字,低声对沈青梧说:“等会儿进去,先找武藤说的那份原件名单,听说藏在渔行老板的卧室里,卧室在二楼最里面,门口肯定有守卫。”
沈青梧点头,摸了摸怀里的手枪,指尖已经有些发凉,却不是因为冷,而是因为紧张——今晚的行动,容不得半点差错,一旦失手,不仅截不到军火,还会让所有同志陷入危险。
她透过面馆的窗户,看着渔行门口的暗哨,突然想起白天在码头的场景,想起那颗击穿密信包的子弹,想起系统面板上的提示,心里又坚定了几分。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清脆的铜铃响——三短,是阿明发来的“安全”信号。
顾晏辰收起怀表,站起身,对沈青梧说:“走,该行动了。”
两人顺着面馆的后门绕出来,贴着墙根往渔行走。
快到马灯照到的范围时,顾晏辰突然朝着暗哨的方向扔了块小石子,石子砸在旁边的垃圾桶上,发出“哐当”一声响。两个暗哨立刻警惕起来,端着短枪朝着垃圾桶的方向走过去,嘴里呵斥着:“谁在那儿?出来!”
就是现在!沈青梧和顾晏辰对视一眼,猛地冲过去,顾晏辰一把捂住左边暗哨的嘴,短刀直接抵在他的腰上,低声道:“别动!”沈青梧则朝着右边暗哨的膝盖踢过去,对方吃痛弯腰,她趁机伸手夺过他手里的短枪,枪口抵在他的后脑勺上:“再喊一声,就开枪!”
两个暗哨被制服,顾晏辰朝面馆方向招了招手,几个地下党同志立刻跑过来,把暗哨绑起来,堵上嘴巴,拖到了面馆后面。顾晏辰则掏出之前从随从身上搜到的渔行钥匙,打开了渔行的木门,轻轻推开门缝,里面传来一阵说话声——是渔行老板王三,正和两个汉奸商量着转移的事。
“武藤少佐说了,子时一到,就用渔船把军火运走,你们俩先跟着我去卧室,把那份名单带上,别落下了,这可是保命的东西!”王三的声音粗哑,带着几分得意,“等过了今晚,到了领事馆,咱们就能跟着皇军吃香的喝辣的,谁还管那些该死的抗日分子!”
“王老板说得对,还是您有远见!”一个穿着绸缎长衫的男人附和着,正是名单上的商会老板李四海,“那些抗日分子以为烧了一批军火就赢了,殊不知咱们还有两批,等运到前线,定能帮皇军打胜仗!”
沈青梧躲在门后,听得咬牙切齿,手指紧紧攥着枪,恨不得立刻冲进去。顾晏辰按住她的手,摇了摇头,示意她再等等——等阿坤那边动手,前后夹击,才能一网打尽。
就在这时,江边传来阿坤的喊声:“哎呀,渔网挂住木桩了!有没有人来帮个忙啊?”声音里满是焦急,像是真的遇到了麻烦。
渔行里的人立刻慌了,王三朝着门口喊:“外面的人呢?去看看怎么回事!”可喊了两声,没人回应,他顿时觉得不对劲,刚要掏枪,就听见后门传来“砰”的一声——是阿坤他们动手了!
“不好,有埋伏!”王三脸色大变,拉着李四海就往二楼跑,“快,去拿名单,从后门跑!”
顾晏辰见状,立刻大喊:“动手!别让他们跑了!”
沈青梧率先冲进去,朝着跑在后面的一个汉奸开枪,子弹打在他的腿上,汉奸惨叫一声,倒在地上。顾晏辰则朝着二楼跑,刚上楼梯,就遇到了从卧室里跑出来的王三,王三手里拿着一个木盒,里面肯定装着汉奸名单,他见顾晏辰过来,立刻抬手朝顾晏辰开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