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灵儿看着那深坑和残骸,又看了看石杰人消失的方向,心中五味杂陈。她感受到了石杰人那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量,也感受到了那浩瀚宇宙带来的压迫感。打倒石杰人?似乎变得更加遥不可及了。
但石杰人的“甩手掌柜”行为,却给了她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
石杰人闭关前那句“南诏国事,暂交赵灵儿代掌”,如同惊雷般传遍南诏!虽然只是“代掌”,但意义非凡!这是拜月教主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明确承认赵灵儿的地位!
赵灵儿没有退缩。她深知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是石杰人给她设下的考验。她必须抓住!
白天,她端坐王宫(巫王依旧浑浑噩噩,形同虚设),处理堆积如山的政务。她不再像初来时那般手足无措。苏小蕊和刘晋元成了她最得力的臂膀。
苏小蕊为她和刘晋元开小灶,讲授《管理学精要》、《政治经济学》、《社会心理学》,教她如何识人用人、如何平衡各方势力、如何制定政策、如何发展经济。刘晋元则凭借其深厚的儒学功底和格物院学到的知识,协助她起草诏令、制定律法、推广农桑,将《劝农书》结合南诏本地气候土壤,改良成切实可行的《南诏农事改良策》。
赵灵儿展现出惊人的学习能力和政治天赋。她将格物院的“实证”精神运用到治国之中。她亲自下田,推广苏小蕊带来的高产良种(杂交水稻、土豆等),并让格物院的学徒在各地建立“农事试验田”,记录数据,总结经验。她颁布法令,鼓励工匠学习格物院技术,改良工具,兴修水利。她甚至利用自己的女娲灵力,在干旱时节小范围行云布雨,缓解旱情,被百姓视为神迹!
她不再避讳自己的身份。在一次盛大的祈雨仪式上,她当着万千百姓的面,坦然显露了人身蛇尾的女娲真身!圣洁的光芒笼罩着她,蛇尾在阳光下闪烁着神圣的光泽。
“吾乃女娲后人,赵灵儿!”她的声音清越,传遍四方,“女娲娘娘造人补天,泽被苍生!吾承其血脉,当护佑南诏,福泽万民!今日祈雨,非为显圣,只为解民倒悬之苦!愿天佑南诏,风调雨顺!”
百姓们先是惊愕,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他们看到了神迹!看到了传说中救苦救难的女娲后人!更重要的是,这位“神女”带来了高产的粮食,带来了新的农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什么“蛇妖女”?那是女娲娘娘的象征!是南诏的守护神!
赵灵儿顺势颁布《敬祖诏》,详细阐述了女娲后人的特征与使命,将女娲信仰与南诏国运、百姓福祉紧密联系在一起。她不再是那个被囚禁在仙灵岛的孤女,而是真正被南诏百姓认可、拥戴的“灵儿公主”!
石长老(石公虎)看着这一切,心中复杂难言。他依旧不认同格物院的“异端邪说”,但不得不承认,赵灵儿在南诏的威望,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她的施政,也确实让百姓得到了实惠。他只能选择沉默,暗中守护。
夜晚,赵灵儿则化身“学霸”,一头扎进格物院的地宫。石杰人闭关前留下的火箭残骸和部分研究资料成了她的新课题。她要研究火箭!研究如何在虚空中生存!她不是为了登月,而是为了……追上石杰人的脚步!为了拥有足以对抗他的力量!同时,她也开始尝试将女娲灵力与苏小蕊的元素枪理论、石杰人的术法纲要相结合,研发属于自己的“女娲战甲”!但在这之前最重要的就是完了让女娲灵力不具有唯一性,她要救母后!
刘晋元则更加忙碌。他白天协助赵灵儿处理政务,晚上则沉浸在文道修行之中。他胸中的“文华之气”日益壮大。他尝试着将这股力量融入诗词文章,写出的《格物赋》字字珠玑,竟能引动微弱的天地灵气共鸣,让读者心神清明!他尝试着凝聚正气护身,虽不能刀枪不入,却也能抵御一些邪祟侵扰。他感觉自己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一条融合了儒学正道与格物真知的通天大道,正在他脚下徐徐展开。
而在地宫深处,酒剑仙莫一兮的“教书匠”生涯还在继续。他被绑在椅子上,被迫教授基础剑法和身法。每次看到台下那个天真烂漫、与青儿(圣姑)年轻时神似的阿奴,那该死的诅咒就让他泪流不止,怎么也止不住。
“呜呜呜……”(阿奴……我的女儿……)
“呜呜呜!呜呜!”(青儿……我对不起你们……)
“呜呜呜呜呜……”(道爷我……好惨啊……)
阿奴看着讲台上那个一边比划动作一边哭得稀里哗啦的怪叔叔,越来越觉得他可怜。她好几次想偷偷给他递块手帕,都被石杰人留下的禁制挡了回来。
终于有一天,阿奴忍不住了,她跑回家,拉着南蛮娘的手,眼泪汪汪地说:“阿娘!那个被绑着上课的叔叔哭得好惨好惨!他一定是被逼的!他好可怜!阿娘,你去跟石教主说说,别让他教了,放了他吧!或者……或者别绑着他了也行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