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蕊看着案前堆叠的文书,又瞥了眼赵灵儿趁着间隙在灵力解析图谱上标注的红痕,终于忍不住端着刚温好的药茶走过去。青瓷碗沿碰到木案时发出轻响,赵灵儿才惊觉窗外已落了暮色,揉着酸胀的眉心抬头。
“公主,今日的格物课笔记还没看呢。”苏小蕊将茶碗推到她手边,指尖点了点摊开的《元素转化基础》,“再熬下去,你的灵力解析数据怕是要先出错了。”
赵灵儿捧着温热的茶碗,指尖在碗壁上轻轻摩挲。案头那盏灵力检测仪还在微微发亮,屏幕上跳动的波形记录着她方才输入的血脉灵力——那淡青色的波动里,总藏着一丝与圣姑殿中石像同源的微弱震颤。
“苏先生,”她忽然开口,声音比茶汤更温凉,“您说,这天地间的法则,当真没处可改吗?”
苏小蕊微怔。她看着赵灵儿掀起案角的布帛,露出下面一张绘制精巧的图谱:左侧是女娲灵力在母体与胎儿间的流转轨迹,右侧则标注着灵力衰减的曲线,末端几乎与横轴重合。
赵灵儿的指尖划过曲线末端,“圣姑说,女娲后人诞育子嗣后,灵力会自然分流,渐渐归于凡俗。可我娘不是……她是硬生生把自己榨成了容器,才让南诏熬过那场浩劫。”
她忽然抬手按住心口,那里的灵力正随着呼吸轻轻搏动:“我能感觉到她还在。石像里的气息虽弱,却像春日冻土下的草芽,总在灵力共振时颤一下。可长老们说,就算我能解开封印,她体内的灵力根基已经空了,撑不过半年。”
茶碗在她掌中轻轻晃动,热气模糊了她的睫毛:“您解析出灵力能与大地磁场共振,能被情绪引导……那有没有可能,找到一种循环阵,让我的灵力分一半给她?就像水车引水,既能灌溉田亩,又不会让源头干涸。”
苏小蕊看着图谱上被红笔圈出的“共生节点”,忽然明白那些深夜不熄的烛火里藏着怎样的执念。她伸手按住赵灵儿颤抖的手背,指尖划过检测仪上跳动的波形:“上个月测到的灵力衰减率是0.7%,这个月降到0.5%了。”
她拿起炭笔,在图谱边缘画了个小小的循环阵:“你看,这里的能量转化率如果能再提高三个百分点,加上大地磁场的共振增幅……或许我们能造出一个‘灵力蓄水池’。”
赵灵儿猛地抬头,眼中的微光比案头的灯火更亮。
“但前提是,”苏小蕊敲了敲她的太阳穴,“你得先让自己的灵力处于稳定状态。再熬夜,别说共振增幅,怕是连基础检测都做不准了。”
她将一本新的笔记推过去:“从明天起,卯时处理政务,午时必须午休,酉时后只准研究一个时辰。我会陪着你测数据,但你得答应我,把这页‘劳逸结合时刻表’贴在案头。”
赵灵儿看着笔记上俏皮的小插画——一个抱着灵力检测仪打盹的小人儿,忽然笑了。茶汤的暖意漫过心口,连带着那些紧绷的执念,也松动了些许。
“好,听苏先生的。”她拿起炭笔,在时刻表末尾郑重地画了个小小的太阳,“就像您说的,总要等天亮了,才能看清路怎么走,对吧?”
地宫深处的灵力实验室里,最后一组共振数据在水晶屏上稳定下来时,赵灵儿几乎要按住发颤的指尖。淡青色的灵力顺着特制的银线流入模拟容器,流转速率稳定在预设值的98%,而她腕间的检测仪显示,自身灵力损耗率始终控制在安全线内——这意味着,持续一个月的“灵力分流阵”实验,终于摸到了可行的门槛。
苏小蕊摘下沾着符文粉末的手套,指尖划过屏上的循环曲线:“成了。用陨铁混合龙血藤汁打造的传导阵,能将你的灵力分流效率稳定在47%,刚好卡在女娲血脉的安全阈值上。”她调出阵法三维图,其中一道闪烁红光的节点格外醒目,“但这里是关键——”
赵灵儿顺着她的指尖看去,那是阵法与血脉基因序列绑定的核心枢纽。
“这个节点依赖你未受损的生育本源作为‘锚点’。”苏小蕊的声音沉了些,指尖在红光处轻轻一点,模拟图瞬间崩解成无数光点,“就像用藤蔓捆住两棵树,藤蔓的根基扎在你的‘本源’里。可一旦你诞下子嗣,女娲血脉的传承机制会自动触发,本源灵力会优先流向胎儿——到那时,这道分流阵会像被连根拔起的藤蔓,彻底崩塌。”
实验室里静了片刻,只有灵力检测仪的嗡鸣在回荡。赵灵儿抚摸着心口,那里的女娲灵力正随着阵法的余波轻轻震颤,仿佛在呼应着某种遥远的血脉共鸣。
“也就是说……”她声音很轻,却异常清晰,“在我成为母亲之前,娘能好好活着?”
苏小蕊点头,将一份绘制详尽的阵法图谱推到她面前:“分流阵能让她的灵力根基缓慢修复,按目前的数据推算,至少能支撑十年。十年时间,足够我们找到更完善的解法,或者……”她顿了顿,“足够你们母女好好相处十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