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接着话锋一转:“当然,乖乖听话,也有好处。南诏国现在百废待兴,正缺人手。我看你们一个个,有的力气大,有的跑得快,有的会钻地,有的能催生草木…给你们个将功折罪的机会,去各个村落‘坐镇’,当个‘保家仙’或者‘巡山使’!”
“具体做什么呢?力气大的,帮忙开荒修路;跑得快的,负责传递消息巡逻边境;会钻地的,帮忙看看地脉水脉;能催生草木的,去配合农官照顾庄稼,做得好,享受香火供奉,积攒功德,对你们修行也有大好处。做不好,呵呵,刚才的话我不想重复第二遍。”
紫萱在一旁看着,也开始学着姐姐的样子,根据每个小妖的特性、天赋和能力,进行更细致的“岗位分配”和“上岗培训”。
“你,土狼精,嗅觉灵敏,去协助边境巡逻队,负责警戒。”
“你,花妖,能微弱影响植物生长,去农桑司报道,配合试验田工作。”
“你,山魈,力大无穷,但相貌骇人,夜间去协助矿场搬运,白日不得惊扰百姓。”
她还耐心地教导这些小妖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控制妖气,如何获取人们的信任而非恐惧。
在羲和的绝对武力威慑和紫萱的怀柔政策以及功德修行的诱惑下,一批批小妖被“招安”,分配到了南诏国各个需要的岗位上去。它们虽然战战兢兢,但发现确实有功德可赚,有供奉可享,只要老实干活就不会被打杀,甚至还能学到一点羲和随手撒出去的粗浅的修炼法门,倒也渐渐安分下来,甚至开始以成为“南诏公职人员”为荣。
南诏国的治安和环境为之一清,甚至多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助力。
紫萱看着这一切,心中对“治理”和“守护”有了更深的理解。原来,不仅仅是发展生产,教化万民,还包括了对这些“非人”存在的管理与引导,化害为利,方能成就真正的和谐与安宁。
她看向身旁的羲和姐姐,眼中充满了敬佩与依赖。
而羲和则看着逐渐步入正轨的南诏国,以及越来越有“女娲后人”风范的紫萱,心中盘算着:
“内部建设搞得差不多了,妖族暂时也安分了,魔尊也暂时打发了…接下来,是不是该‘偶然’让萱儿接触一下长安来的‘道友’,看看效果了?”
羲和行事,向来雷厉风行。既然决定加速推动文明进程,为紫萱的未来铺就更坚实的路,她便不再局限于南诏一隅。
她撕裂空间,一步跨出,已然置身于大唐帝国的都城——长安。
她没有隐藏行迹,而是直接出现在皇城上空,周身散发出柔和却浩瀚无边的神圣气息,那源自“伏羲血脉”的古老威仪与对天地秩序的亲和力,瞬间笼罩了整个宫城,惊动了所有修行者与感应敏锐之人。
“人间帝王,出来一见。”她的声音平静,却如同天宪,清晰地传入下方每一个人的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皇宫内顿时一片骚动,侍卫如临大敌,修行者纷纷腾空,却被那股沛然莫御的气息压得难以靠近。
当今的唐皇,并非怯懦之主。他正值壮年,雄才大略,皇位是自己真刀真枪打下来的,心志坚定,胆识过人。他感受到那股气息虽强,却中正平和,并无恶意,反而隐隐带着一丝指引与审视?他整理衣冠,在一众紧张万分的侍卫与大臣簇拥下,大步走出殿外,昂首望向空中那沐浴在淡淡金辉中的身影。
“朕在此。不知上仙驾临,所为何事?”皇帝不卑不亢地问道。
羲和缓缓降落,悬停在离地数丈之处,目光扫过下方的人群,最终落在皇帝身上。她微微颔首:“气度尚可,龙气昌盛,是个有为之君。我乃上古天帝伏羲氏一丝微末血脉传承者,你可称我‘羲和’。”
“伏羲后人?羲和?”下方群臣顿时哗然!伏羲乃人文始祖,三皇之首,地位尊崇无比。这位仙子自称其血脉后裔,还用了日御女神之名,实在令人震惊,却又因那浩瀚正大的气息而不敢轻易质疑。
皇帝也是心中巨震,但面上依旧沉稳:“不知羲和上仙降临,有何指教?”
“指教谈不上。”羲和语气平淡,“巡游人间,见你治下还算清明,民生虽有困苦,却有复苏之象。念在伏羲圣祖泽被苍生之德,特予你一些微末助力,望你善用,莫负圣恩,莫负黎民。”
说罢,她袖袍一挥,数道金光飞向皇帝,化作一卷卷非丝非帛、流光溢彩的卷轴,悬浮于皇帝面前。
“此乃【高效水车】、【曲辕犁】等农具改良图,可省民力,增农效。”
“此乃【拼音识字法】与【标点符号规范】,可开民智,便教化,使文字更易普及。”
“此乃【改良造纸术】与【活字印刷术】,可降书价,广传知识,破知识之垄断。”
“此乃【高炉炼钢法】与【精盐提纯法】,可强兵锋,富国库,惠民生。”
“另附数种【高产耐旱抗涝粮种】之特性与适宜种植地域说明,你自行安排试种推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