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点半,大赛组委会的临时会议室里依旧灯火通明。长条会议桌旁坐满了人,有高校教授、企业代表,还有大赛主办方的负责人,每个人面前都摊着一份文件——正是陆承宇提交的证据包,里面的监控录像截图、PPT对比表、后台数据记录,整齐地码放在文件夹里,像无声的证人,等待着最终的裁决。
“先看监控录像吧,这是最直接的证据。”组委会主席、某高校商学院的周教授推了推眼镜,示意工作人员播放视频。投影仪幕布上,秦浩宇戴着帽子口罩、用钥匙撬开实验室门的画面清晰出现,随后他直奔林薇薇的座位,拿出U盘插进电脑,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修改数据的动作,甚至连他修改完后嘴角那抹得意的笑,都被镜头完整捕捉。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只有视频里轻微的键盘敲击声在回荡。当画面定格在秦浩宇慌张拔下U盘、试图逃离的瞬间,周教授按下了暂停键,语气严肃地开口:“各位都看到了,从进入实验室到修改文件,整个过程目的性明确,不存在任何‘误操作’或‘误会’的可能。”
坐在周教授旁边的企业代表王总,拿起桌上的PPT对比表,指着红色标注的差异处:“我刚才核对了原始PPT和修改后的版本,增长率从15%改成-5%,盈利模型的三张核心图表被删除,这些都是项目答辩的关键信息。如果林薇薇团队没发现,带着修改后的PPT上场,不仅会影响成绩,甚至可能被质疑数据造假,对团队声誉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另一位评委、法律系的张老师补充道:“从法律角度看,秦浩宇的行为已经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若造成严重损失,甚至可能承担法律责任。而从大赛规则来看,‘公平竞争’是明确规定的底线,这种恶意篡改他人作品的行为,完全符合‘取消参赛资格’的处分标准。”
会议室里开始小声讨论,大家的意见高度一致——秦浩宇团队的行为性质恶劣,必须严肃处理,才能维护大赛的公平性和权威性。有人提出:“不仅要取消资格,还得禁止他们靠近决赛现场,避免出现干扰比赛的情况。”还有人建议:“要在决赛开始前向所有参赛团队和观众说明情况,澄清事实,还林薇薇团队一个公道。”
周教授点点头,将大家的意见汇总:“第一,确认秦浩宇恶意篡改他人PPT的行为属实,违反大赛规则,立即取消其团队的决赛资格;第二,为防止干扰比赛,禁止秦浩宇及其团队成员靠近决赛现场100米范围,若违反将联系校方和安保人员处理;第三,明天决赛开场前,由主持人向全体人员说明情况,公开处分结果,维护林薇薇团队的名誉;第四,安排工作人员明天一早联系秦浩宇,正式送达处分通知,并记录其反馈。”
决议通过后,工作人员立刻开始行动:一份份处分通知被打印出来,盖上组委会的公章;负责联系的工作人员拨通了秦浩宇的电话,却提示“无人接听”——此时的秦浩宇,正躲在宿舍里,反复看着自己修改PPT的截图,既后悔又不甘,根本没心思接电话。
“没人接就明天一早再打,必须确保通知送达。”周教授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看着窗外的夜色,“今天辛苦大家了,虽然熬到这么晚,但守住了比赛的底线,值得。”
凌晨一点,组委会的紧急评审会议结束,所有人都带着疲惫却坚定的神情离开会议室。而那份盖着公章的处分通知,被放在了工作人员的办公桌上,等待着第二天一早,送到秦浩宇的手中。
第二天早上七点,天刚蒙蒙亮,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就再次拨通了秦浩宇的电话。这一次,电话终于接通了,秦浩宇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和一丝不安:“喂?谁啊?”
“你好,秦浩宇同学,这里是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工作人员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我们昨晚召开了紧急评审会议,经过核实,你恶意篡改林薇薇团队决赛PPT的行为属实,违反了大赛‘公平竞争’的规则。现在正式通知你:取消你所在团队的决赛资格,且你和你的团队成员不得靠近决赛现场100米范围,若违反将追究相关责任。”
电话那头的秦浩宇瞬间清醒了,他拿着手机的手开始发抖,声音也变得急促:“什么?取消资格?你们是不是搞错了?我没有篡改!那是误会!”
“我们有完整的监控录像、PPT对比文件和后台数据记录,证据确凿,不存在误会。”工作人员的声音没有丝毫动摇,“如果你对处分结果有异议,可以向组委会提交书面申诉,但在申诉结果出来前,处分决定依然生效。现在请你确认,是否已经清楚通知内容?”
秦浩宇的喉咙发紧,他知道,组委会既然能说出“监控录像”,就一定掌握了确凿的证据,再狡辩也没用。他咬着牙,声音带着哭腔:“我知道了……可是……我们准备了这么久,就因为这一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