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市的重压,如同不断收紧的绞索。地磁暴乱的余波虽已平息,但那直接作用于意识的“深空低语”所带来的精神创伤,却久久难以愈合。BMARC指挥部内,工作人员们面色苍白,工作效率明显下降,时常有人因突如其来的剧烈头痛或幻听而不得不暂时离岗。一种无形的、对未知的恐惧,已深深植入每个人的心底。
林菲强撑着几乎要崩溃的精神和身体,协调着各方资源,试图解读那恐怖的地磁频谱背后隐藏的信息。来自总部的顶尖专家团队已经线上介入,物理学家对那磁场强度和形态表示“无法用现有模型解释”,语言学家和密码学家则对那段频谱的分析陷入了僵局,认为其“结构复杂程度远超人类已知任何编码系统,更近乎…混沌”。
而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僵局中,一桩看似与当前主线无关的陈年旧案,却以一种极其诡异的方式,重新撞入了众人的视野。
清晨,一通来自青云市老城区派出所的普通协查通报,被系统自动筛选后,送到了BMARC外围信息处理员的桌面。起初,它并未引起注意——一起普通的意外溺亡事件。报案人称,发现一名独居老人死于自家后院废弃的水泥蓄水池中。
然而,当现场照片和初步报告细节上传后,一名负责筛查的、心思缜密的女分析员发现了不对劲。死者身份确认:张建国,男,六十二岁,原青云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退休工人。而档案备注里一行不起眼的小字,瞬间让她汗毛倒竖:「曾参与2003年青云山隧道工程掘进作业,为该工程事故幸存者之一」。
青云山隧道!2003年事故!
这几个字眼如同烧红的烙铁,烫得她猛地从座位上弹了起来!她立刻将报告标记为最高优先级,直接呈送到了林菲面前。
“隧道事故…幸存者…”林菲看着报告,疲惫的眼中骤然闪过厉芒,“立刻接管现场!封锁消息!所有物证和尸检由我们的人负责!快!”
半小时后,BMARC的现场勘查车队呼啸着驶入破败的老城区,迅速接管了那片已经被当地警方初步隔离的区域。
案发现场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老旧院落。院子角落里,有一个早已废弃的、用于蓄积雨水的小型水泥池,长约两米,宽一米,深约一米五。池底残留着浑浊的、散发着恶臭的泥水,深度不过十几厘米。
死者张建国,就俯卧在这浅薄的泥水之中。他穿着普通的汗衫短裤,身体早已僵硬,面部因窒息和极度恐惧而扭曲变形,双眼圆睁,瞳孔扩散,嘴巴张大到极致,仿佛死前看到了极其恐怖的景象。
初步看,这似乎的确像是一场意外:老人不慎跌入池中,因年老体弱无法爬出,最终在浅水中溺亡。
但接下来的发现,让所有经验丰富的勘查人员都感到了彻骨的寒意。
首先,是死者的姿势。他并非简单的俯卧,而是双臂极度向前伸展,手指扭曲成爪状,死死地抠抓着水泥池壁靠近底部的位置,指甲几乎全部外翻剥落,血肉模糊,显露出临死前极其剧烈的挣扎和…某种徒劳的挖掘动作?仿佛他想从池底挖穿什么?
其次,法医在初步检查时,发现死者口腔、鼻腔、甚至咽喉深处,都被一种异常粘稠的、灰白色的、尚未完全凝固的水泥浆状物质彻底填满、堵塞!正是这东西,导致了他的机械性窒息!
“这不可能!”经验老到的法医都失声惊呼,“池底只有浅水和水底淤泥!哪里来的未干水泥浆?!而且这种填充方式…就像是…像是被人强行灌进去的!”
第三,也是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发现。技术员在清理池底淤泥时,在死者手指拼命抠抓的那片池壁底部,发现了一些模糊的、深深划入水泥表面的刻痕!那并非无意识的抓痕,而是几个歪歪扭扭、却依稀可辨的数字和符号!
「2003.7.▲■」
2003年7月!正是当年隧道事故发生的时间!
而那个「▲■」符号…负责现场勘查的BMARC人员立刻认出,那竟与之前地磁暴乱时,高空无人机捕捉到的、那个由狂暴磁力线构成的诡异立体符号,有几分形似!虽然粗糙模糊,但那种冰冷的、非人的感觉,如出一辙!
一个二十年前的隧道事故幸存者,离奇地溺亡于自家院内深度不足以致命的浅水泥水池中,口中被灌满来历不明的水泥浆,临死前在池底刻下了事故发生年份和一个诡异的符号…
这绝不可能是意外!
这是谋杀!一场充斥着超自然意味的、残忍而诡异的谋杀!
“立刻彻查张建国所有社会关系!调取周边所有监控!走访所有邻居!他最近见过什么人?有过什么异常举动?”现场指挥官的声音因震惊而嘶哑。
调查迅速展开。张建国是个孤僻的退休老人,邻里关系淡漠,唯一经常来往的是他原单位(已破产改制)的几个同样退休的老工友。技术人员艰难地恢复了老人一部老旧按键手机里部分被删除的通话记录和短信碎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