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在双河镇见过,那里的渔民说可以止痒,我闻着很难闻,这应该不能吃吧?”苏雪景嫌弃的说。
“这个胡蒜搭配海边的各种海产品都是绝佳的美味,看来明天双河镇我是去定了!”苏酥说。
对于在这个时代有的东西,苏酥并不打算另取名字,胡蒜就胡蒜吧,至少跟蒜沾边。
“你们明天要去双河镇?”周文昌问。
“对,我们打算去那里长期采购鲜鱼!”苏雪景说。
“你们家的牛车应该不方便吧?”周文昌问,主要是关心,没别的意思。
“对,本来说今天早上吃完饭去买的……”苏雪景说。
“那,你们会挑马吗?”周文昌问。
“不太会,我准备去找岳父家的马夫跟着一起,帮忙选一下。”苏雪景回答。
“我们家给叙白配的有马车,但你也知道他情况特殊,一般不会自己坐马车,所以一直闲着,你们要是不嫌弃的话,不如送给你们?”周文昌说。
“不嫌弃,不嫌弃,只是这个不太好吧,周公子迟早是要痊愈的,还是给他留着比较好吧?”
苏雪景心里想的是:太傅家公子的马车自己怎么敢嫌弃,说不定自己这辈子都坐不上那么好的马车。
“没事儿,等叙白好了再给配就行,你们不嫌弃,一会儿我就让小厮赶过来,明天可以直接出门。你们会赶马车吗?”周文昌问。
“我会,有时候跟岳父出去是我赶马车!”苏雪景说。
“那就行,明天你们有几个人去?”周文昌问。
“我带着宴海宴清还有酥丫头。”
“需要护卫吗,我安排两个?”一听三个孩子要去,而且其中两个是自己刚收的徒弟,一个还是跟自家儿子的病有紧密关系的酥丫头,周文昌不由紧张起来。
“不用,我们几个多少都会些招式,没事儿的。”苏雪景说。
“行吧,那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两家子人吃完饭,周叙白不肯离开,周文昌只好留下来考教一下双胞胎的基础。
自从周文昌答应收两个双胞胎为徒以后,苏家就重新给两兄弟安排了书房,总不能周文昌来了去两兄弟的卧室教课。
本来说两兄弟睡一个房间,留一个房间当书房的,结果苏酥说自家屋子比较多,除了给爹娘留一间,自己睡一间,还有两间,一间给双胞胎做书房,一间给苏酥做书房。
因为时间比较紧,书房还是比较简单的,只有双胞胎的书桌,目前还没有添置其他的家具。
云梦王朝的科举书籍必须学的是四书五经,四书分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分别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苏家两兄弟已经参加考完了县试和府试,接下来就该院试了。
院试总共分三场,每场考三天,总共是9天,这期间考生需要在贡院内的号舍食宿答题,院试的深度、广度和综合能力远高于府试,并且更加侧重治国理政的实务能力。
第一场需要考生根据四书五经中的文句或命题撰写一篇阐述义理的八股文。
文章必须严格遵循八股文格式: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要求结构严谨,逻辑清晰。
这一场考察的是对经典的精深理解,逻辑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规范的写作技巧,这一场是录入的关键,如果第一场文章不佳,后面两场答得再好也可能无法上榜。
第二场侧重应用文写作与基本实务。
需要写一篇论述文,题目可能涉及历史评价(如论某朝得失),治国理念(如论教化与刑罚),伦理道德(如论忠孝)等。要求引经据典,论证充分展现思辨和议论能力。
第三场,侧重综合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内容由经史时务策五道(考察真才实学和政治眼光),经义(对儒家经典中深奥义理或争议问题的阐述与发挥),史论(对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制度得失的分析与评价),时务(针对国家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比如说,政治方面的吏治腐败,机构改革;经济方面的赋税制度,土地兼并,漕运,盐政等;军事方面的边防策略,兵制改革;民生方面的灾荒赈济,水利工程,教化风俗等;外交方面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处理)要求考生引经据典,联系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第三场也就是科举中的策论,殿试的时候只考策论。
周文昌对两兄弟的考察主要是从对兄弟俩的四书五经的掌握程度和融会贯通能力考察,因为这是乡试的第一关,结果,令周文昌比较满意。
苏宴海性子比较活泼,他的见解比较通俗易懂,可能与人打交道多的缘故,他的语言活泼,但不失规范,让人感觉有春暖花开之感。
苏宴清性子比较冷清,他的逻辑更严谨,理解更精准,让人感觉到低调,内敛,深耕的治学态度,周文昌对自己的两个弟子都很满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