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这场无关紧要的杯赛中让他去硬扛状态火热的严渊和阿什拉夫,万一卢克肖再受伤……
啧啧。
穆里尼奥不敢冒这个险。
最终,他咬了咬牙,没有做出换人调整,只是大声在场边指挥球员加强协防。
另一边,温格教授也敏锐地观察到了场上的局势。
阿森纳目前领先,且右路攻势如潮,左路虽有坎塞洛的防守隐患但暂时无碍。
教授同样考虑到这只是一场热身赛,胜负并非首要目标。
更重要的是保护球员,避免无谓的伤病,尤其是像严渊、萨卡、厄德高这些核心和希望之星。
看到曼联并未换上生力军全力反扑,温格也做出了姿态。
教授走到场边,向场上的球员们做出了手势。
他让球员们控制节奏,减少不必要的冒险进攻,保持阵型稳固。
场上的球员们心领神会。
之后,严渊在右路依然保持威胁,但减少了个人强行突破的次数,更多地与队友进行传递配合。
阿什拉夫的插上也变得更有节制。
阿森纳整体攻势收敛,但控球和防守阵型保持得不错。
双方都在收着踢,最终,这场比赛以阿森纳1-0小胜曼联结束。
国际冠军杯三场比赛,阿森纳取得了两胜一平(胜多特、曼联,平巴萨)的不错战绩。
更重要的是,球队在新援融入、战术磨合、核心球员状态等方面都收获了积极的信号。
严渊在三场比赛中贡献了进球和助攻,展现了核心价值;
萨卡收获了处子球;厄德高、罗德里、阿什拉夫等新援也都有亮眼表现。
……
带着国际冠军杯的积极成果返回伦敦科尔尼基地,温格教授和教练组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
教授认真复盘三场比赛录像,尤其是对阵巴萨和曼联时暴露的问题,一个清晰的短板浮出水面。
那就是左路防守!
尤其是坎塞洛,这位以进攻见长的葡萄牙边后卫,在防守端的稳定性令人担忧。
坎塞洛对进攻的投入度极高,但回防的及时性和防守选位存在明显问题。
面对顶级边锋的冲击时,他显得办法不多,容易失位,需要中卫频繁补位,这给整个防线带来了额外的压力。
萨卡虽然天赋异禀,但毕竟年轻,在防守端的经验和位置感也需要提升。
温格教授召集教练组开会,说道,
“若昂的进攻天赋毋庸置疑,他是我们边路进攻的重要武器。
但要想在英超和欧冠走得更远,我们必须提升左路的整体防守能力,尤其是若昂的防守意识和萨卡的协防默契。这需要专门的、高强度的训练。”
一个大胆而有效的方案很快被提出并实施。
教练组打算以严渊为顶级陪练,打造左路防守铁闸!
温格当然知道,提升坎塞洛防守能力最好的提升方式就是实战对抗。
很幸运,阿森纳正好有一位世界顶级的右边锋——严渊。
他的速度、技术、突破能力、节奏变化,都是检验和提升左路防守的绝佳标尺。
于是,在接下来的队内分组对抗训练中,温格教授进行了特别的安排。
分两组对抗。
平时,坎塞洛和严渊都是在同一组的。
但是这一次,坎塞洛和严渊对位。
对坎塞洛来说,训练强度陡然提升!
温格教授亲自站在场边,紧盯着左路的每一次攻防对抗。
训练一开始,严渊和阿什拉夫这对右路组合就展现出了恐怖的威力。
严渊利用各种方式冲击坎塞洛。
有时候是利用相对的速度优势,强行外线超车,考验坎塞洛的回追速度和卡位意识,
有时候急停急启,假动作虚晃,利用步频和重心的变化晃开坎塞洛的重心。
再者就是吸引坎塞洛重心外移后,突然内切,寻求与厄德高或拉卡泽特配合,或者直接起脚远射。
最后,严渊还和套边插上的阿什拉夫做撞墙配合,下底传中,考验坎塞洛对传中线路的预判和封堵能力。
纯纯是军训了。
【严渊:坎塞洛!】
【坎塞洛:到!】
坎塞洛在严渊狂风暴雨般的冲击下,显得手忙脚乱,屡屡失位。
萨卡在协防时也显得有些无所适从,不知道是该紧贴防守严渊还是该去保护坎塞洛身后的空档。
每当坎塞洛被突破或者防守失位,温格教授会立刻叫停训练。
他走到坎塞洛身边,不是责备,而是耐心地讲解:
“若昂,注意你的站位!不要离萨卡太远,保持防守阵型的紧凑!”
“看严的肩膀!你知道的,严的重心变化很快,所以你不要轻易出脚!保持距离,封住内切线路!”
“回防!进攻结束后第一时间回位!不要在前场逗留!”
“若昂,和萨卡沟通!大声喊起来!明确告诉他你的位置和意图!”
……
温格也会耐心指导萨卡,
“布卡约,当严内切时,你要注意保护若昂身后的区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