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月10日,星期一
天气:雨转多云,气温骤降,寒风凛冽
梦记:
遵循笔记本“旁注”的严厉警告,昨夜我没有任何主动入梦的企图。精神的过度透支是真实不虚的,一整天我都感觉思维迟钝,像一部卡壳的老旧机器,对光线和声音也异常敏感。入睡前,我几乎带着一种祈求平静的心态,只希望梦境能放过我,哪怕一晚也好。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我的确没有进入任何光怪陆离的异度空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微妙、也更令人不安的梦境体验。我“梦”见的,就是我自己的公寓,我自己的房间。
在梦中,我躺在床上,视角却像是悬浮在天花板一角,清晰地“看”着下方沉睡的自己。一切陈设都与我入睡前一般无二,台灯关闭,窗帘紧闭,只有电子设备待机的微弱光点在黑暗中如呼吸般明灭。
起初,一切正常。寂静,安宁。
但很快,我注意到了“噪音”。
并非声音的噪音,而是视觉的噪音。
书架的木质纹理,在梦中视角下,开始如同电视雪花般细微地闪烁、扭曲;地板的接缝处,隐约有暗红色的、如同血管般的脉络一闪而过;墙壁的阴影边缘,似乎比现实中更加锐利,并且偶尔会不自然地抖动一下,像信号不良的影像。
这些异状极其细微,转瞬即逝,若在平时我或许会忽略。但在这个绝对清醒(梦中清醒)的观察视角下,它们被无限放大,构成一种持续的低频精神骚扰。仿佛我所在的这个现实空间,其“渲染精度”正在下降,或者,有某种东西正在试图穿透这层现实的薄膜,其渗透过程引发了这些不稳定的“涟漪”。
然后,我看到了它。
在我的书桌上,那本合着的笔记本,在梦中视角里,它并非完全静止。每隔一段时间,它的封面会极其轻微地鼓动一下,如同一个沉睡巨兽缓慢的呼吸。更令人不安的是,从它闭合的缝隙中,正持续不断地渗出极其淡薄的、如同水汽般的暗影。这暗影并非单纯的黑色,而是一种吸收了所有光线的、纯粹的“无”,它缓慢地弥漫在书桌周围,给那片区域蒙上了一层无法看透的虚无薄纱。
这景象让我(梦中的观察者)感到一阵寒意。笔记本,它不仅在记录和发射,它本身就在“呼吸”,在“渗出”某种东西!它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它更像一个活着的……器官,连接着那个疯狂梦境宇宙与我的现实的器官!
视角转换。
我(梦中的观察者)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房间一角的那面落地镜。镜子在黑暗中本该映出模糊的室内轮廓,但此刻,镜中的影像却清晰得诡异。
镜中的“我”依旧躺在床上沉睡,呼吸平稳。
但镜中的房间,却与我所见的真实房间有着细微的差别。
镜中书架上的书,排列顺序是颠倒的。
镜中窗外的夜色,透着一丝不祥的、病态的暗绿色调。
而最让我头皮发麻的是——在镜中影像里,我的书桌前,坐着一个人影。
一个模糊的、轮廓不断轻微波动的黑色剪影。它低着头,仿佛正在“阅读”那本在镜中视角里同样在渗出暗影的笔记本!我看不清它的任何细节,只能感受到一种冰冷的、专注的……窥视感。
它不是在阅读笔记本的内容,它更像是在通过笔记本这个“接口”,观察着我,观察着我的现实,观察着这个正在产生“视觉噪音”的房间!
我想移动,想惊醒床上沉睡的自己,想打破那面镜子,但梦中的我这个观察视角被固定住了,无法做出任何干预,只能作为一个绝望的旁观者。
时间在梦中缓慢流逝。那个镜中的黑色剪影一动不动,如同一个永恒的守望者。房间里的视觉噪音依旧偶尔闪烁。
不知过了多久,那个黑色剪影似乎……动了一下。它极其缓慢地,抬起了“头”,将那没有面孔的“目光”,从笔记本上移开,穿透镜面,直接投向了——悬浮在天花板角落、正在观察着这一切的“我”!
它发现我了!
没有声音,没有动作,但一股无形的、冰冷的锁定感瞬间贯穿了我的梦中之我。那是一种被更高维存在随意一瞥所带来的、源自生命本能的恐惧。
紧接着,镜面像水波一样荡漾起来。黑色剪影的身影在波纹中扭曲、变淡,最终消失不见。镜中的影像恢复了“正常”,映照出与现实无异的、沉睡的我和寂静的房间。
视觉噪音也停止了。房间恢复了死寂。
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噩梦的幻觉。
但那股被锁定的冰冷感,以及黑色剪影抬头时带来的惊悚,却无比真实地烙印在我的意识深处。
醒后感:
我在心跳失序和浑身冰凉中醒来,几乎是立刻从床上弹起,惊恐地环顾四周。
晨光熹微,从窗帘缝隙透入,房间里的陈设与梦中一般无二,却又带着现实特有的、坚实的质感。没有视觉噪音,没有扭曲的纹理,没有脉动的阴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