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魔蛇人主力舰队抵达地球还有整整一年,华夏基地的各个生产车间与研发中心里,机器轰鸣声昼夜不息,银白色的星晶合金构件在流水线上快速流转,泛着冷光的能量武器整齐排列,空气中弥漫着润滑油与金属加热后的独特气息——这是人类为生存而战的“倒计时”里,最激昂的节奏。
星际战舰:“华夏号”的诞生
在基地东侧的巨型船坞中,人类首艘星际战舰“华夏号”已初具雏形。舰体长达300米,银蓝色的星晶合金外壳上,能量护盾的纹路如同流动的星河,舰首的主炮口径达20米,炮管由高密度星晶复合材料锻造,能发射足以击穿魔蛇人战舰装甲的“星核能量弹”。
“舰长,主炮的能量传导测试已完成,效率达到98%,远超设计预期!”工程师小李拿着检测报告,快步跑到舰长周凯身边,脸上满是兴奋。周凯曾是海军驱逐舰舰长,如今肩负起驾驭“华夏号”的重任,他抬头望着眼前的庞然大物,手指轻轻抚过舰体外壳,感受着星晶合金传来的冰凉触感。
“曲率引擎的调试进度怎么样?”周凯问道,眼神始终紧盯着舰体中部的引擎舱——那里是“华夏号”的核心,也是人类能否在星际中与魔蛇人抗衡的关键。
“玄女同志正在亲自调试,预计下周就能进行首次空间跳跃测试。”小李回答,“引擎的能源核心用的是第五颗星核体解锁的‘暗物质能量转化技术’,一次充能就能支持10光年的跳跃,比魔蛇人的主力舰引擎效率还高30%!”
周凯点点头,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他想起半年前刚接手这个任务时,舰体还只是一堆零散的构件,如今却已成为能守护地球的“钢铁巨舰”。“通知各部门,下周空间跳跃测试前,必须完成所有设备的复检,不能有任何疏漏。”他沉声下令,“这不仅是一艘战舰,更是人类的希望,我们必须确保它万无一失。”
船坞的另一端,玄女的淡蓝色身影悬浮在曲率引擎旁,能量光丝如同细密的蛛网,缠绕着引擎的每一个部件。她正在通过星核体能量,优化引擎的空间扭曲参数,确保首次跳跃能精准抵达预定坐标——月球背面的临时停泊点。“引擎的空间稳定系数已提升至95%,首次跳跃风险低于5%。”玄女对着通讯器说道,“周舰长,你们可以开始准备测试所需的物资与人员了。”
空间防御屏障:地球的“金钟罩”
在基地北侧的防御测试场,一道淡蓝色的半透明屏障正笼罩着方圆10公里的区域,屏障表面的能量纹路随着外界的能量冲击不断闪烁。这是人类为地球打造的“金钟罩”——全球空间防御屏障的原型机,能抵御来自太空的能量炮、陨石撞击,甚至能干扰魔蛇人的空间跳跃,阻止他们直接抵达地球表面。
“报告!能量炮轰击测试开始!”操作员小张按下控制按钮,远处的测试炮台上,一门巨型能量炮瞬间发射出一道紫色的能量束,直奔防御屏障而去。能量束击中屏障的瞬间,屏障表面泛起一层涟漪,能量纹路亮度骤增,几秒钟后,能量束被完全吸收,屏障完好无损。
“屏障能量损耗仅8%!”小张兴奋地大喊,“按照这个数据,全球部署后,就算魔蛇人用主力舰主炮连续轰击,屏障也能支撑至少24小时!”
项目负责人陈磊站在观测台上,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手里拿着一张全球防御屏障部署图,图上用红色线条标注出了12个核心能量站的位置——这些能量站将分布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通过星核体的空间技术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球形屏障。
“12个核心能量站的建设进度怎么样?”陈磊问道,目光落在图上的南极站点——那里是最后一个尚未完工的能量站,也是防御屏障的“北极点”,负责稳定整个屏障的空间结构。
“南极站点的主体结构已完成,正在安装能量核心,预计下个月就能投入使用。”助手回答,“其他11个站点都已完成调试,随时可以接入全球网络。”
陈磊点点头,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他想起一年前刚启动这个项目时,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现在,他们不仅造出了原型机,还即将完成全球部署。“通知各站点,加快进度的同时,一定要保证质量。”他叮嘱道,“这道屏障是地球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必须守住它。”
能量武器量产:全民皆兵的底气
在基地西侧的武器生产车间,流水线正以每分钟3把的速度生产能量步枪,工人们穿着统一的工装,动作熟练地组装着步枪的各个部件——星晶合金打造的枪身、高密度能量晶制成的弹夹、能精准瞄准的全息瞄准镜,每一个部件都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能在战场上发挥最大的威力。
车间主任老王拿着一把刚组装好的能量步枪,扣动扳机,一道淡蓝色的能量弹瞬间射出,击中远处的靶心,靶心瞬间被击穿,留下一个光滑的圆孔。“很好,这批次的步枪合格率达到了100%!”老王满意地说,将步枪递给旁边的质检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