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鸦河的冰面,如同一块巨大而冰冷的灰色磨砂玻璃,在低垂的灰霾天穹下无限延伸。寒风如同无形的巨蟒,裹挟着细碎的冰晶,在冰面上呼啸盘旋,发出尖锐刺耳的嘶鸣。每一次呼吸,冰冷的空气都像刀片刮过喉咙,即使隔着黄浩精心改装的臃肿“极地服”,那刺骨的寒意依旧无孔不入。
六道身影在空旷死寂的冰河上艰难跋涉,如同被遗弃在灰色画布上的微小墨点。两个用废弃金属管和轮胎皮制作的雪橇,在冰面上发出单调而沉重的摩擦声,拖曳着他们生存的全部希望。萧凌走在最前,每一步都异常沉稳。意识海中,那枚银灰色的时间表盘核心无声旋转,散发出冰冷而规律的辉光。
不同于之前大范围扫描空间扭曲或生命能量,此刻萧凌维持着一种特殊的感知状态—— **未来片段感知(被动预警)**。这种能力消耗相对较低,如同在意识边缘开启了一道极其细微的缝隙,持续不断地捕捉着未来数秒内可能降临的致命威胁所引发的、独特的时光涟漪。它无法提供清晰的画面,更像是一种对“死亡预兆”的模糊直觉。任何可能造成队伍成员重伤或死亡的攻击轨迹、塌陷陷阱、能量爆发,都会在时光长河中提前投下一道微弱的、指向性的阴影,被萧凌敏锐捕捉。
这种感知如同无形的雷达网,持续扫描着前方冰面和两岸枯萎森林的轮廓。反馈的信息大多平静,只有寒风卷起雪沫的轨迹和远处枯枝断裂的自然声响在时光中留下的微弱波纹。
“前方五十米,冰面结构有细微应力异常,右偏五米绕行。”萧凌的声音透过厚厚的围巾,沉闷却清晰地传入身后众人耳中。这是黄浩之前探测标记的薄弱点之一。
队伍立刻调整方向。黄浩和唐宝费力地拖拽着雪橇,小心翼翼地绕过那片区域。唐宝圆滚滚的身体包裹得像个球,每一步都走得战战兢兢,淡蓝色的力场光晕在掌心若隐若现,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冰裂。黄浩则一边拖雪橇,一边用他的“机械亲和”感应着脚下冰层的应力反馈,作为萧凌预警的补充。
苏晴走在萧凌身后半步,她的“生命回响”感知如同无形的触须,谨慎地探入冰层之下和两岸的枯木林中。除了冰层深处缓慢流淌的、冰冷死寂的暗流,以及一些在冻土或朽木深处蛰伏的、生命力极其微弱的小型变异生物,暂时没有发现大型威胁的踪迹。她指尖萦绕着若有若无的白芒,既是警戒,也在持续地、极其微弱地梳理着自身和身边萧凌的精神状态。她能感觉到萧凌维持那种特殊感知所带来的精神负荷,如同绷紧的弓弦。
林薇的“环境模拟”悄然覆盖着队伍,在灰白单调的冰河背景中,他们的身影变得如同摇曳的色块,模糊不清,大大降低了被远处窥视者发现的概率。影蛇如同队伍末尾一道凝固的阴影,脚步无声,气息完全内敛,锐利的目光如同鹰隼般扫视着后方和侧翼的每一个角落,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锁定。
时间在单调的风声、沉重的脚步声和雪橇摩擦声中缓慢流逝。冰面并非绝对平坦,时有起伏的冰棱和被冻结的气泡形成的坑洼。每一次跨越障碍,对拖着沉重雪橇的黄浩和唐宝来说都是一次考验。唐宝的喘息越来越重,汗水浸湿了内衬,又在极寒中迅速变得冰冷。
“停!原地休息五分钟!”萧凌的声音适时响起。他敏锐地感知到唐宝和黄浩的体力消耗接近临界点,同时,未来预警的感知网中,前方约两百米处出现了一片相对复杂的冰面,冰层结构在时光反馈中显得有些“浑浊”,需要更仔细的探查。
众人如蒙大赦,立刻停下脚步,背对着风向,围拢在雪橇旁。黄浩赶紧检查“聚能宝”暖炉核心的运行状态,虽然散发的热量微弱,但在这种环境下,靠近它依旧能感受到一丝宝贵的暖意。唐宝一屁股坐在雪橇上,大口喘着气,感觉腿都不是自己的了。林薇拿出水壶,里面的水已经结了一层薄冰,她用力晃了晃,小口抿着冰冷的液体润喉。
苏晴走到萧凌身边,低声问:“前面有问题?”
萧凌闭着眼,时间表盘核心微微加速旋转,未来感知的“缝隙”被他主动扩大了一丝,更加专注地扫描那片“浑浊”区域。“冰层下有东西,能量反应微弱但……不自然。不像生物,更像是……某种结构?”他眉头微蹙,反馈的信息有些模糊。
“我去探路。”影蛇冰冷的声音响起。没等萧凌回答,他的身影已经如同融入寒风的墨迹,悄无声息地向前滑出,速度极快,在冰面上几乎不留痕迹。
“小心。”苏晴轻声叮嘱。影蛇的身影微微一顿,随即消失在灰白的冰雾中。
几分钟后,影蛇如同鬼魅般返回,带回了更精确的情报:“冰层下有废弃的金属结构,像是沉没的船只残骸或管道。冰面厚度不均,残骸顶部距离冰层最薄处可能只有半米。绕行范围需要扩大至左侧十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