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 173 年春分第十一日午后,叶青云一行的车队正行驶在前往青龙城的山道上。六辆马车在坑洼不平的土路上颠簸前行,车轮碾过碎石发出 “咯吱咯吱” 的声响,车厢摇晃得如同惊涛中的小船,连铺在座位下的厚棉垫都无法完全抵消颠簸。
袁七坐在特制马车里,一手紧紧抓着车厢壁的扶手,一手按住腰间的布囊,生怕里面的银票被晃出来,嘴里忍不住抱怨:“这路也太颠了!再这么晃下去,我这骨头都要散架了。”
叶青云靠在车厢另一侧,手里捧着一本从悦来楼借来的《中原商路图》,虽然车身摇晃,书页时不时被风吹得翻动,他却看得专注,闻言抬头笑道:“忍忍吧,这山道已经比黑石镇那段好多了。等过了前面的山口,路就会平坦些,到时候让车夫慢些走。”
玄机子坐在窗边,闭目养神,手指轻轻捻着佛珠,闻言缓缓睁开眼,望向窗外:“前面好像有炊烟,应该是个村落。现在已是午时,不如就在村落旁停下,埋锅做饭,也让大家歇歇脚。”
叶青云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果然看到远处山坳里飘起几缕淡蓝色的炊烟,隐约能看到几间青瓦白墙的农舍,田埂上还有村民在劳作。他点点头:“好,就这么办。段有鹏!”
“首领!” 车外传来段有鹏的声音,他一直骑着马跟在马车旁,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
“前面有个村落,你先去探查一下,确认安全后,咱们就在村外停下做饭。” 叶青云吩咐道。
“是!” 段有鹏应了一声,策马朝着村落的方向疾驰而去。
约莫一刻钟后,段有鹏回来复命:“首领,村落不大,只有十几户人家,都是普通村民,没有可疑人员。村外有片空地,正好适合停车做饭。”
叶青云点头,对车夫说:“去村外空地停下。”
车队缓缓驶入村外的空地,这里长满了低矮的青草,旁边有一条小溪,溪水清澈见底,正好可以取水。车夫们勒住缰绳,将马车停成一排,内卫和暗卫们纷纷下车,按照分工行动起来 —— 段有鹏带着四名暗卫绕着空地巡逻,负责警戒;两名内卫提着水桶去小溪边打水;还有三名内卫去附近的树林里拾柴;袁七则打开马车的储物箱,取出锅碗瓢盆和食材。
叶青云也下了车,活动了一下被颠簸得僵硬的身体,看着忙碌的众人,笑着说:“今天我来掌勺,让大家尝尝我的手艺。”
袁七眼睛一亮,凑过来说:“首领,您还会做饭?我可只知道您打仗厉害,没想到还有这本事!”
叶青云笑着回忆道:“以前在军营里当火头军的时候,练过几年。那时候条件苦,能把粗粮做出花样来,就是本事。现在有这么好的食材,肯定能让大家吃饱吃好。”
玄机子也走过来,看着叶青云熟练地清洗铁锅,笑着说:“没想到叶首领还有这般经历,倒真是难得。”
叶青云一边往铁锅里加水,一边说:“都是过去的事了。那时候在军营里,每天看着兄弟们训练、打仗,能让他们吃口热饭,我就觉得值。现在带着大家出来,也一样,看着大家吃得开心,我心里也踏实。”
很快,柴火被点燃,火焰舔舐着锅底,锅里的水渐渐冒起热气。叶青云从储物箱里取出腌制好的腊肉、干菜、面粉和鸡蛋,开始准备午饭 —— 他打算做腊肉干菜焖饭,再煮一锅鸡蛋汤,简单却管饱。
他先将腊肉切成薄片,放进热锅里煸炒,很快,浓郁的肉香就弥漫开来,引得袁七在一旁不停地咽口水。接着,他加入泡好的干菜翻炒,然后倒入淘洗干净的大米,加适量的水,盖上锅盖焖煮。另一边,他又在另一个小锅里煮水,准备打鸡蛋汤。
众人围在灶台旁,看着叶青云熟练地操作,偶尔搭把手递个东西,气氛十分温馨。巡逻的段有鹏也时不时回头望一眼,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 —— 自从离开上京,摆脱了赵不仁的纠缠,大家脸上的紧绷感终于消散了些。
就在饭快焖好的时候,叶青云忽然瞥见远处的山道上走来一个身影。那人穿着一身破旧的兽皮,皮肤黝黑粗糙,肩上扛着一把猎枪,手里拎着一个毛茸茸的东西,正朝着村落的方向走去。
“那是个猎户。” 段有鹏也注意到了那人,低声对叶青云说,“我去看看。”
叶青云却摆摆手:“不用,看他的样子,应该是村里的猎户,刚打猎回来。” 他说着,目光落在猎户手里拎着的东西上 —— 那是一只白狐,毛色雪白,却沾了不少尘土和血迹,眼睛紧闭着,看起来奄奄一息。
不知为何,叶青云心里忽然一动,朝着猎户走了过去。“猎户老哥,等一下!”
猎户听到声音,停下脚步,转过身来。他约莫四十多岁,脸上布满了风霜,眼神却很锐利,看到叶青云一行人,先是警惕地皱了皱眉,随即又放松下来 —— 他能看出这些人虽然穿着整齐,却没有恶意,而且正在做饭,显然是赶路的旅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