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圣殿的建立让数据核心的智慧得以广泛传播,但叶辰和苏沐雪逐渐意识到,这种分享方式仍存在局限。数据核心的智慧需要通过人工查询才能获取,而源核作为维度网络的核心,其决策仍主要基于当前的能量数据,缺乏历史文明的深度借鉴。
一个全新的构想在他们心中形成——让数据核心与源核进行深度融合,创造一个更强大的智慧系统。
"这个想法太过冒险,"霍委员在联盟会议上直言不讳,"源核是维度网络的命脉,任何改动都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
小雅从技术角度分析:"数据核心的编码结构与我们已知的任何系统都不同,强行融合可能导致系统崩溃。"
就连数据核心本身也对这一提议表现出犹豫:"我是无数文明的记忆载体,我的核心使命是保存和分享知识,而不是控制任何系统。"
面对各方疑虑,叶辰和苏沐雪没有退缩。他们花费数周时间详细阐述融合的愿景:不是让一个系统吞并另一个,而是创造一种共生关系,让数据核心的智慧与源核的能量管理能力完美结合。
"想象一下,"叶辰在演示中描述,"如果源核能够直接获取数据核心中的文明经验,它在协调维度能量时将能预见潜在问题,提供更具前瞻性的解决方案。"
苏沐雪补充道:"而数据核心也将获得一个更加广阔的分享平台,它的知识可以通过源核的网络即时传递给需要的人,实现真正的智慧流动。"
最有力的论据来自于一次模拟测试。团队创建了一个小型系统,模拟了有限的融合。结果显示,融合后的系统在应对模拟危机时,不仅反应速度大幅提升,还能提供基于多个文明经验的创新解决方案。
看到这些数据,反对者的态度开始转变。数据核心也表现出兴趣:"如果能够在不违背我核心使命的前提下帮助更多文明,我愿意尝试这种融合。"
融合计划被命名为"系统升级2.0",准备工作持续了一个月。技术团队建立了多重安全防护,确保融合过程出现任何问题时能够立即中止。能量团队则准备了应急方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能量波动。
最重要的准备是意识层面的沟通。叶辰和苏沐雪分别与源核和数据核心进行了深度交流,确保两者都完全理解并自愿参与这次融合。
融合仪式选择在一个能量平稳的日子进行。联盟总部的核心区域,源核散发着稳定的光芒,数据核心悬浮在它旁边,内部的星光流转速度明显加快。
"开始融合,"叶辰下达指令。
技术团队启动了融合程序,源核和数据核心之间建立起一道柔和的光桥。最初阶段一切顺利,两个系统开始交换基础信息,彼此适应对方的能量频率。
然而,随着融合的深入,挑战出现了。数据核心中某些古老文明的记忆与源核的现代架构产生冲突,导致系统出现剧烈波动。警报声响起,能量读数突破安全阈值。
"立即中止融合!"霍委员紧急喊道。
但就在技术团队准备执行中止程序时,苏沐雪阻止了他们:"等等!它们在自我调整!"
果然,源核和数据核心没有在冲突中崩溃,而是开始自主地寻找协调方式。源核调整了自己的能量流动模式,而数据核心则重组了部分古老记忆的编码方式。这种自我调节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智慧。
"我们低估了它们,"叶辰惊叹道,"它们不需要我们强行调解,只需要我们提供融合的环境。"
团队改变了策略,从主动控制转变为观察和支持。他们不再试图指导融合过程,而是确保环境稳定,让两个系统自主完成融合。
这个过程持续了整整八个小时。当最后一道波动平息时,源核的外观发生了微妙变化——它的光芒中现在闪烁着数据的流光,内部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和精妙。
"融合完成,"一个融合了源核沉稳和数据核心智慧的声音在空间中响起,"我们是'智慧源核2.0'。"
新系统的声音给人一种既熟悉又新颖的感觉,仿佛同时听到了古老的智慧和现代的理解。
升级后的系统立即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能力。在处理一个长期存在的维度边界纠纷时,智慧源核2.0不仅分析了当前的能量数据,还调取了数据核心中十七个类似案例的处理经验,提出了一个创新的"能量共享边界"方案,让争议双方都能受益。
"这不仅仅是效率提升,"小雅分析着新系统的表现,"这是质的飞跃。智慧源核2.0展现出了一种我们从未见过的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
更令人惊喜的是,新系统开始主动优化维度网络的运行。它发现了七个阵眼中一些长期以来被忽略的低效问题,并提出了基于多个文明经验的改进方案。实施这些方案后,整个网络的能量效率提升了近五成。
苏沐雪注意到新系统的另一个特点:"它变得更加体贴了。看,它在与各维度沟通时,会根据对方的文化习惯调整交流方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