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一个人待住,才是心里有准头的人
村后坡上有间老瓦房,住着个叫老林的木匠。他不跟人扎堆聊天,也不凑红白喜事的热闹,每天天不亮就开门刨木头,中午在院里煮碗面条,傍晚搬把竹椅坐在门口看山。有人说他 “孤僻”,老林却笑:“这世上热闹多是虚的,你跟着凑,心就乱了。我一个人刨木头,知道哪块料该怎么削,哪道榫该怎么凿,日子过得踏实。”
有回村里闹瘟疫,大家都慌着串门打听消息,老林却守着瓦房,照样刨木头、晒木料。后来瘟疫过去,有人问他 “你咋不怕”,他说:“我知道自己该干啥,不跟着别人乱,就不会慌。能一个人待住的,不是躲着谁,是心里有自己的节奏 —— 啥时候该干活,啥时候该歇着,啥人该交,啥人不该交,都清楚。”
老林的木活做得好,镇上的人都来找他订家具,他也不贪多,每天只做一件。他说:“不贪多,就不会被欲望牵着走;能独处,就不会被虚浮缠着心。这日子,跟刨木头一样,得自己把准劲。”
2、能认错的人,才藏着真智慧
村里的张会计,去年算错了集体的电费,多收了每户人家五块钱。有人发现后,在村头骂 “账都算不明白,还当会计”,张会计没辩解,第二天就挨家挨户退钱,还拎着半斤红糖道歉:“是我没仔细核对,让大家受委屈了,以后我一定多算两遍。”
后来村部改选,大家还选张会计,有人问为啥,说:“他肯认错,比那些死撑着脸的人靠谱。” 张会计说:“认错不是丢面子,是知道自己哪错了,下次才不会再犯。就像地里的庄稼,你发现苗长歪了,得赶紧扶,不然越长越歪;你要是硬说‘苗没歪’,最后只能颗粒无收。”
村里的老支书也常说:“能反省自己的人,走得远。你知道自己不足,才能补;你肯承认错,别人才肯信。这不是勇气,是智慧 —— 少走冤枉路,少浪费功夫,比啥都强。”
3、能忍住眼前的乐,才能尝着长远的甜
村里的后生小栓,以前总爱跟人去镇上的赌场凑热闹,赢了几块钱就请客喝酒,输了就回家跟媳妇吵架。后来他爹把他锁在屋里,说:“你天天想着快活,将来咋给娃盖房?你得忍住,把劲用在正地方。”
小栓听了,不再去赌场,跟着老农技员学种反季蔬菜。一开始看着别人喝酒打牌,心里直痒痒,可他咬着牙熬,慢慢的,蔬菜种得越来越好,赚的钱也越来越多。今年春天,他给家里盖了砖瓦房,还买了辆自行车,媳妇笑得合不拢嘴。
小栓说:“以前总觉得喝酒打牌痛快,可那是虚的,喝了、玩了,啥也剩不下;现在种蔬菜,虽然累,可赚的钱是实的,盖的房是实的。低质量的乐,只会让你越来越懒,越来越穷;高质量的乐,得靠自己忍、自己拼,才能尝着,那时候你看到的,才是真风景。”
4、想到就干,别等 “准备好了”
村里的寡妇李婶,去年想在院里搭个鸡棚,有人说 “等开春再搭,现在天冷”,有人说 “等买齐了材料再动手”,李婶却没等,当天就找了几根旧木头,借了把锤子,自己搭了起来。鸡棚搭得不算好看,可冬天来了,鸡也有地方躲寒了。
后来有人问她 “咋不等准备好了再搭”,李婶说:“等你准备好了,鸡都冻坏了。想到的事,就得立马干,你在那想‘咋搭才好’‘材料够不够’,想再多也没用,动手干了,才知道哪不对,才好改。就像走路,你得先迈脚,再调整步子;你要是总说‘我还没准备好走’,永远也到不了地方。”
李婶的鸡棚后来越搭越好,还养了几十只鸡,鸡蛋卖的钱够自己花。她说:“别把时间浪费在空想上,干起来,问题自然会解决;等下去,只会越等越慌。”
5、能长期守住一件事,才是真本事
村里的老秦头,种了一辈子果树,从二十岁种到七十岁,村后的山坳里,满是他栽的桃树、梨树。有人问他 “你天天跟树打交道,不烦吗”,老秦头说:“烦啥?我看着树苗长成大树,看着树上结出果子,心里踏实。这是我的热爱,能救我的,不是钱,不是热闹,就是这果树。”
有回老秦头生病,儿子想把果树卖了,老秦头不同意,说:“这果树是我的根,我守着它,就像守着自己的命。人这一辈子,得有件长期干的事,不管是种地、读书,还是做木工,在你日子过得没滋味的时候,它能给你个缓冲的地儿,让你知道该干啥。”
每年春天,老秦头的果园里开满花,村里的人都来赏花,老秦头坐在树下抽袋烟,笑得特别满足。他说:“真正的强者,不是能干多少事,是能把一件事干到底。”
6、能看透事的本质,才不会被牵着走
村里的张大爷,去年听人说 “镇上有个神医,能治百病”,不少人都跑去买药,张大爷却没去,说:“哪有啥神医?真能治百病,医院早就请他去了。” 后来果然有人说,那 “神医” 卖的是假药,不少人都被骗了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