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年3月5日,当郑一娘在朔州发动决战的同时,牛野也在太原府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太原决战。然而,与其他人不同的是,这牛野的战术可谓别出心裁、花样百出。
第一,他在决战前期就展开了疯狂的挖壕沟行动。这些壕沟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布局精妙。牛野更是将四门威力巨大的240毫米迫击炮直接推进到距离城墙仅五百米外的壕沟群坑底。为了确保这些火炮的安全,他还在前面用土堆积起了一座高高的土坡,巧妙地构建了一个人工反斜面。如此一来,清军的直射火炮就完全无法击中坑底里的这四门超级火炮,使得牛野的火力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这四门大炮彼此之间相距500米,宛如一条钢铁巨龙横亘在长达两公里的战线上。不仅如此,在这些巨炮之间,还夹杂着众多100毫米迫击炮和95-40火炮,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火力网。
第二,当炮击传单如雪花般飘落在太原府城时,人们惊讶地发现上面写着:“谁能提供八旗军官和清朝官员的具体位置,将获得高达 1000 两银子的丰厚奖励!”,这是牛野的阴谋,他要离间清军的指挥体系。
第三,为了确保炮击的准确性,马祖军的将领们决定采取一种前所未有的策略。他们将所有可能藏匿清朝官员和军官的地方都在地图上进行了详细标注,并测定了射击诸元。这样一来,一旦有确切的目标位置信息传来,火炮就能迅速瞄准并发起攻击。
第四,与此同时,马祖军还从天津调来了四个热气球。这些热气球在微风的天气里能够轻松飞上五百米的高空,俯瞰整个太原府城。通过灯语,热气球上的观察员可以与下方的部队进行实时交流,传递重要信息。这是马祖军首次将热气球纳入作战体系,作为炮兵指挥节点使用,无疑为他们的战术增添了新的维度。
要完成这个战术有两个必要条件:
一,240毫米迫击炮采用爆炸弹能抛射2.5公里,可以覆盖大半个太原城。
二,这个时代可没有电话,指挥机构一般会坐镇前沿,所以牛野要明着杀这群死不投降的满清官员。
同时,这种战术还有一个极其恐怖的副作用,那就是离间满清里的八旗和绿营。
牛野手里有一张地图,这是姚耀祖从商人手里买来的八旗军在城内的布防图,这是姚大人花大钱从太原的商人手里购买的。
八旗兵的着装不要太明显,每个旗都有自己特别颜色的着装,这群人在太原街头奔来奔去,只要是个人就能认出来!
炮弹传单如流星般划过天际,仅仅五分钟后,牛野毫不犹豫地下达了“炮击”的命令!
第一轮炮击的集火目标,正是太原府衙的后院。四枚巨大的炮弹如同咆哮的巨兽,带着雷霆万钧之势砸向府衙。刹那间,地动山摇,爆炸的威力和破片如狂怒的风暴一般席卷而来,竟将一间房屋整个掀飞!那房屋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巨手猛然抓起,然后狠狠地抛向天空,瞬间化为无数碎片。
冲击波如汹涌的海浪,以摧枯拉朽之势直接摧毁了旁边的两间房屋。砖石瓦砾四处飞溅,烟尘滚滚,遮天蔽日。这仅仅是四轮炮击,240毫米的炮弹就如恶魔的咆哮,将太原府衙彻底夷为一片废墟。
紧接着,第二轮炮击的目标锁定了八旗军在城内的军营。了望手站在高空中,手持高倍望远镜,远远地观察着远处八旗军的院子。他清晰地看到,院子里有兵丁们忙碌地进进出出,似乎对即将到来的灾难毫无察觉。
然而,他们的命运已经注定。四轮炮击过后,十六枚240毫米口径的超重型炮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带着无尽的毁灭力量。那院子在瞬间被淹没在一片火光和烟尘之中,仿佛被一只来自地狱的巨兽吞噬。
炮弹的爆炸声响彻云霄,整个巷子都被冲击波震得摇摇欲坠。两边的八旗民居也在这恐怖的力量面前不堪一击,纷纷倒塌,一片狼藉。原本热闹的巷子此刻变得死寂一片,再也没有人敢进出。
第三轮炮击,如同一场狂风暴雨般猛烈地袭来。那炮弹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一般,精准地锁定了几个城门楼子,一个接一个地展开了无情的轰击。
首先是那24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它们发出的炮弹犹如雷霆万钧,带着巨大的冲击力狠狠地砸向城门楼子。每一次爆炸都引起地动山摇,城墙在剧烈的震动中摇摇欲坠。
紧接着,一百毫米口径的迫击炮也加入了这场狂暴的盛宴。它们的炮弹虽然相对较小,但数量众多,如雨点般密集地落在城门楼子上。这些炮弹不断地轰炸着城门楼子的各个部位,将其一点点地摧毁。
经过几轮如此猛烈的重炮轰击,城门楼子终于承受不住这样的重压,开始摇摇欲坠。它们的墙壁逐渐出现裂痕,砖头和瓦片纷纷剥落,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痛苦与无奈。
最终,城门楼子在一片烟尘和巨响中轰然倒塌,与城门一同化为一片废墟。那原本高耸的建筑如今只剩下一堆残垣断壁,砖头和瓦砾散落一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