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长江口南岸的东海城,正在进行巨大的城市建设,黄浦江边的临时政府驻地旁边有一个不起眼的院落,每天都有人进进出出,门口挂着的牌子上面写着“中华对外援助办事处”。
一个妇人,此时穿着一身蓝色的旗袍,外面披着一件毛呢黑色大衣从大门口出来,登上一辆等候在门外马车,对着驾车的人说道:“去码头,丙字号仓库。”
两匹马匹缓缓踏步,车上的铃铛轻轻摇动发出叮铃的响声,马车缓缓前行。
转过街角,一个排的武装骑兵正等在那里,前后护送着马车向着码头而去。
车厢里,林默娘看着眼前的男人,轻声说道:“总长,您已经做出决定了?”
李海潮严肃的点头,将一张纸递给林默娘,慢慢说道:“这次你回坤甸港,把这些人监视起来,我要知道这个组织到底牵涉多少人?”
林默娘点头,她拿过纸张,这是她两天前交给新总长李海潮的,上面都是密密麻麻的数字代码,要用妈祖经才能解密。
李海潮问道:“你们是如何获得这份名单的?”
林默娘严肃的说道:“海外援助部,一部分是法国,另外一部分来自德国办事处。”
李海潮不再说话,他实在无法理解,为什么中华国欣欣向荣,可内部依然有一些高官,甚至是议员还会被欧美人收买?
“他们都贩卖了什么情报去海外?”,李海潮问道。
林默娘低声道:“装备信息,部队部署情况,工业数据,官员名单,某些工艺以及重要的原材料产地。”
她低着头思索一下,最后说道:“法国人和德国人买到这些情报,会自己先分析一遍,然后法国会转手卖给俄国,而德国会卖给英国和美国。”
李海潮笑了,“所以,他们已经构建了情报同盟?”
林默娘点头,“英国和俄国估计在我们中间也安置了暗线。”
李海潮看了看马车外流逝的风景,低声对林默娘说道:“你单独在羽林军学校招收一批一百人的对外援助人员,他们大多数都是孤儿,没有太多可以牵涉的家族和背景。”
他再次思考了一下,给出了一个数字,“一百万两白银,作为整个组织的运作费用,在这个数额里面,你可以直接调用!”
林默娘点头,再次确认道:“现在不收网?”
李海潮想了想,抬头看向林默娘,“我要的不是点,我要的是他们的整条线和网,不除掉这些线和网,这些点会很快死灰复燃!”
林默娘点头,“我会立刻回坤甸组建新的行动小组,密切监视所有暴露的点,将所有线索找出来。”
李海潮同时说道:“我们要扩大对外援助,要在欧美也建立起两套严密的情报系统,这件事你要持续去做!”
林默娘疑惑的问道:“两套?”
李海潮点头,“原来的对外援助部的线路要保留和扩大,但我们还需要再建立一条新的线,完全独立于对外援助部之外。这两条线双方不能有任何交集,双方都不能知道有第二条线的存在。这个部门只向总长本人汇报。”
林默娘再次问,“新部门的代号是?”
李海潮说道:“红尘。”
林默娘不再说话,她知道红尘存在的意义,其一,有自己的情报来源,从而验证对外援助部情报的真假;其二,万一发生事情,总有一条线的情报来源会存在;其三,不同于对外援助部,这个部门除了情报工作,还有一个工作就是反情报工作。
丙子号仓库,有一半是正常的货物存储,而这些货物的后面是一个巨大的隔断空间,墙上挂满了各个国家的地图。
每一条来自不同国家的情报,会由负责这个国家的七个人小组负责将其分门别类的统计和分析。
在充满信息的时代,一个国家的情报机关每天都要处理来自商业、军事和政治领域的海量数据,从国家战争到商业数据,从金钱流动的规律到外交会谈的手稿。
如何从这些纷繁复杂的信号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情报,并精准识别出对国家决策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是现代情报分析的核心挑战。
首先,他们需要从数据海洋中的筛选,情报分析的流程。
情报机关首先会通过开源情报、信号情报、人力情报等多种渠道收集信息,然后利用数据分析和特殊的对比技术进行初步筛选。
商业情报,如海外殖民公司的并购、供应链变动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健康状况和战略产业布局。
军事情报,如武器采购、部队调动,能揭示其国防动向和潜在威胁。
政治情报,如高层会议记录、外交密谈,则直接关系到国家政策的走向。
但真正困难的是如何从这些数据中找出真正的“关键节点”,即那些对国家决策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人或组织。
唯有锁定核心人物,才知道谁在真正操控局势?
情报机关不会盲目追踪所有高层官员,而是通过“影响力映射”网络图谱和“社会网络分析”网络图谱,通过各国政府和殖民公司的人际联络线,找出真正掌握决策权或情报渠道的核心人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