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内那令人发狂的“养猪政治思想报告会”终于暂停,廖奎感觉自己的世界瞬间清净了大半。虽然偶尔在听到“猪”、“饲料”、“政治”等关键词时,脑仁儿还会条件反射般地隐隐作痛,产生些许“养猪经”的回音,但比起之前那无休无止的魔音灌耳,已是天壤之别。
他贪婪地呼吸着教室里带着粉笔灰味道的空气,前所未有地珍惜这难得的、可以自由思考的时光。讲台上,那位姓吴的老教授正在讲解《兽医学》中关于“畜禽普通病”的章节,内容涉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常见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因、症状与防治。
廖奎打起十二分精神,眼睛紧紧跟着教授的粉笔在黑板上移动,耳朵竖起来捕捉每一个字词。他深知自己理论基础薄弱,之前又因为系统惩罚耽误了不少,必须抓紧一切时间补回来。虚拟训练空间里8:1的时间流速是关键,但课堂上的理解和记忆同样不可或缺。
“所以,对于前胃弛缓这种常见病,其治疗原则首先在于消除病因,改善饲养管理,然后才是增强瘤胃机能……”吴教授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台下,“有哪位同学能具体说一下,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增强瘤胃机能?”
教室里安静了一瞬。这个问题看似基础,但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不少来自基层、有实践经验的学员心里有数,但组织语言、用专业术语表达出来却有些困难;而一些“学院派”的学员则可能理论知识扎实,但缺乏具体手段。
孙建国嘴角微不可察地撇了一下,似乎对这种“粗浅”的问题不屑一顾,但他并没有举手的意思。
廖奎心中微动。前胃弛缓,他在红星公社实际操作中遇到过不止一次!老王头教过他土法子,他自己也摸索过,再加上系统赋予的【基础兽医诊断(被动)】和【因地制宜饲料优化(中级)】带来的对牲畜状态的敏锐感知和饲料调整思路,他对这个问题颇有心得。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举起了手。
吴教授有些意外地看了廖奎一眼。这个来自红星公社的高大学员,平时课堂表现并不突出,甚至偶尔会显得有些心不在焉(系统惩罚的锅),没想到今天会主动举手。
“好,廖奎同学,你来说说看。”
廖奎站起身,略微清了清嗓子,用带着点乡音但足够清晰的普通话回答道:“报告老师,根据我们红星公社的经验,增强瘤胃机能,可以分几步走。第一,可以先停食一两天,但得保证充足饮水,水里可以加点盐,帮助调节肠胃。第二,等稍微缓过来点,喂点容易消化的青绿饲料或者优质的干草,不能一下子给太多精料。第三,可以进行瘤胃按摩,就是用手在牲畜左腹侧用力、有节奏地按压,帮助它蠕动。另外……”他顿了顿,想起了系统技能和现代理论的结合,“……还可以考虑使用一些促进反刍和瘤胃兴奋的药物,比如……比如大蒜酊或者龙胆酊之类的,不过用量得把握好。”
他回答得不算特别流畅,有些用语也带着乡土气息,但条理清晰,步骤明确,既有停食饮水、饲料过渡、物理按摩这些实践中验证有效的土办法,也提到了药物辅助,甚至点出了“促进反刍”和“瘤胃兴奋”这样的专业词汇,显然是下了功夫学习理论了。
吴教授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点了点头:“嗯,回答得不错。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很好。尤其是提到了瘤胃按摩和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这说明是真正动过手、思考过的。请坐。”
廖奎松了口气,坐了下来。他能感觉到周围投来一些惊讶和探究的目光。孙建国轻哼了一声,扭过头去,似乎觉得廖奎只是运气好,碰巧知道这个偏实践的问题。
课间休息的铃声响起。
学员们纷纷起身活动,上厕所,或者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天。廖奎正准备拿出笔记本回顾一下刚才的内容,就听到旁边几个来自不同地区的学员在小声议论,话题似乎隐隐约约指向他。
“……听说了吗?红星公社那个廖奎,好像有点‘来头’……”一个瘦高个压低声音说。
“啥来头?不就是个杀猪匠出身吗?”另一个矮胖学员不以为然。
“不止吧?我听说他家里成分可能有点问题,而且,你们没发现吗?他好像跟咱们农科院的人走得挺近?特别是……”瘦高个说着,眼神若有若无地瞟了一眼教室门口方向,意有所指。
“嘘!小声点!别瞎说!没凭没据的!”旁边一个年纪稍长的学员谨慎地打断了他,“现在是什么时候?话不能乱讲!”
廖奎握着笔的手指微微收紧。流言果然开始蔓延了。是陈思远?还是那个王洋散布的?内容无非就是抓住他的出身和成分问题做文章,甚至可能开始影射他和谢薇的关系。这种手段在这个年代尤为恶毒,一旦被贴上某些标签,后果不堪设想。他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仿佛完全没有听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