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车在仿佛没有尽头的荒原上,以它固有的、慢得令人心焦的速度,晃晃悠悠地前行。天色愈发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地压着荒原,似乎随时都会撒下今冬的第一场雪。寒风更加刺骨,谢薇即便戴着厚厚的棉手套,手指依旧冻得有些发麻,不得不紧紧依偎着廖奎,从他身上汲取些许暖意。
不知过了多久,在视野的尽头,一片低矮的、如同匍匐在大地上的土黄色轮廓,终于缓缓浮现。
随着牛车的靠近,那片轮廓逐渐清晰。
那是一片毫无章法、杂乱散布着的土坯房,屋顶大多覆盖着厚厚的、已经发黑的茅草,少数是黯淡的石棉瓦。房屋低矮,窗户狭小,许多窗户上糊着厚厚的报纸或钉着塑料布,以抵御严寒。一根高高的木杆子上,绑着几个大喇叭,此刻正安静地悬在那里。
最醒目的,是矗立在入口处附近的一面用土坯垒砌的矮墙,上面用白灰刷着巨大的、遒劲有力的标语:“战天斗地,建设边疆!”另一面墙上则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鲜红的字体在这片土黄与灰黑的基调中,显得格外刺目,也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感。
牛车驶入这片建筑群中间一条被车轮压得板结的土路。路旁是一个巨大的、空荡荡的场院,想来是夏秋时节晾晒粮食用的,此刻只有几个柴火垛孤零零地立着。远处,隐约可见一些人影在田间或房舍间移动,动作似乎都因寒冷而显得有些迟缓、僵硬。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复杂的味道:牲口棚传来的粪便味、烧炕的烟火味、冻土的腥味,以及一种……许多人聚集生活所产生的、难以言喻的体味与沉闷感。空气清冷,每一次呼吸都像有细小的冰碴子刮过气管,直抵肺叶。
这就是第五兵团第三师第七农场。没有想象中的整齐划一,没有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至少在这个寒冷的傍晚没有),只有一种与严酷自然抗争后留下的、粗粝而真实的疲惫与坚韧。
赶车的老农依旧沉默,仿佛对这一切早已麻木。他驾着牛车,在一排看起来更为破旧、位于农场边缘的土坯房前缓缓停下。
“到了,场部后勤就在那头,自己去找人报到。”他用烟袋锅指了指不远处一栋稍微像样点的、挂着块木牌子的土坯房,声音依旧干涩,说完,便不再理会他们,自顾自地开始解牛套。
廖奎和谢薇提着行李跳下牛车,脚踩在冻得坚硬如铁的土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他们站在这一排低矮的土坯房前,看着那斑驳的墙壁、歪斜的门框,感受着四面八方涌来的、实实在在的荒凉与艰苦。
就在廖奎的脚踏上这片属于第七农场的土地,目光扫过这片即将成为他们新“家”的土坯房的瞬间——
【叮——检测到宿主已抵达指定新环境“北大荒第七农场”,生存模式变更。现发布长期适应性任务:】
【长期任务一:【荒野求生与基建(初级)】】
·任务要求:在北大荒环境中稳定生存超过三个月。独立或主导完成至少一项改善自身居住环境的基建项目(如:有效加固房屋、搭建合格火炕、挖掘菜窖等)。
·任务奖励:技能——【环境适应(寒冷)】(被动,小幅提升机体耐寒能力与冻伤恢复速度);系统空间解锁【基础建材合成】功能(限量)。
【长期任务二:【技术扎根与声望】】
·任务要求:利用自身兽医技术,在本农场成功处理牲畜疑难病例或有效控制一次疫病流行。获得农场畜牧科及至少半数以上相关职工的基本认可。
·任务奖励:技能点*1(可用于升级现有技能);系统空间【沃土田园】土地肥力永久提升10%。
【特殊提示:北大荒环境恶劣,物资匮乏,请宿主合理利用空间资源,谨言慎行,优先保障自身与伴侣生存。】
一连串的系统提示音在廖奎脑海中响起,任务目标清晰而务实,直接指向了生存与发展这两个最核心的需求。奖励也极具针对性,无论是提升耐寒能力,还是解锁建材合成,抑或是提升技能和土地肥力,都是他们在此地立足所急需的。
廖奎深吸了一口冰冷刺肺的空气,将系统的提示牢牢记在心里。他看了一眼身旁因为寒冷和眼前景象而脸色愈发苍白的谢薇,伸出手,用力握了握她冰凉的手。
“走吧,”他的声音沉稳,打破了这片天地间的沉寂,“先去报到。”
廖奎和谢薇提着行李,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老农所指的那栋挂着木牌的房子。脚下的土地冻得梆硬,裂缝里塞着枯黄的草梗和些许白霜,踩上去发出“嘎吱”的脆响。
木牌上用红漆写着有些褪色的字:“第七农场场部”。
推开那扇厚重的、裹着铁皮的木门,一股混合着煤烟、旧纸张和人体汗味的热浪扑面而来,与外面的清冷形成鲜明对比。屋里生着一个用旧汽油桶改造成的炉子,炉火正旺,发出“呼呼”的声响,烟囱通向墙壁,将大部分烟雾引走,但屋内依旧有些烟气缭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