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的冬天,将广袤的黑土地冻得如同铁板一块,所有的生机都被深深地掩埋在冰雪之下,等待着漫长冬季后的苏醒。然而,在绝对隐秘的【幸福小屋】之内,那片被系统定义为【沃土田园】的土地上,却悄然孕育着打破季节律动的希望。
自从得到这片神奇的土地,廖奎和谢薇便没有停止过对它的探索和利用。除了种植一些日常消耗量大的葱、蒜苗,他们最重要的尝试,便是利用之前从红星公社带来、以及系统偶尔奖励的种子,播种下了一批北大荒最常见的耐寒作物——土豆和萝卜。
这些种子被小心翼翼地按照适宜的间距埋入【沃土田园】那色泽深黝、蓬松肥沃的土壤中。与外界需要靠天吃饭、与严寒冻土抗争的艰难不同,在这里,灌溉用的是【生生不息水池】中清冽甘甜的水,温度恒定适宜,更兼有那看不见摸不着、却能真切感受到的“生长加速”效果。
不过短短数日,当两人忙完外界的劳作,带着一身寒气进入空间休整时,谢薇照例先去查看田园,随即发出了一声压抑不住的轻呼:
“奎哥!快来看!”
廖奎闻声快步走去,顺着谢薇激动的手指方向,只见那一垄垄整齐的田畦上,赫然冒出了一片片、一簇簇稚嫩的绿意!
土豆的嫩芽破土而出,带着些许淡紫色,肥厚而充满力量感,紧紧簇拥在一起。萝卜的幼苗则舒展着两片心形的子叶,翠绿欲滴,在空间柔和的光线下,仿佛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生机光晕。
它们的长势极其均匀,几乎没有一棵弱苗、病苗,每一株都精神抖擞,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这景象,与外界此刻万物凋零、冰雪覆盖的死寂形成了无比强烈的对比。
“这么快就发芽了!”谢薇蹲下身,小心翼翼地用手指轻轻触摸着一片萝卜幼苗的叶片,感受着那柔软的生机,脸上洋溢着如同看到自己孩子初长成般的喜悦和激动,“而且长得这么好!你看这叶子,多水灵!”
廖奎也蹲了下来,仔细察看着这些嫩芽。他虽然不是专业的农学家,但基本的常识和【基础植物辨识】带来的感知让他明白,眼前这番景象,在外界的自然条件下是绝无可能出现的。【沃土田园】的生长加速效果,比他们预想的还要显着。
“看来,这空间土地,果然不凡。”廖奎的声音中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振奋,“照这个速度,或许用不了外面一个季节,我们就能收获第一批土豆和萝卜了。”
这个发现的意义非同小可。它不仅仅意味着他们未来将拥有一个稳定、优质且隐蔽的食物来源,更重要的是,它验证了在空间内进行系统性农业生产的可行性!这对于他们长期扎根于北大荒,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粮食短缺危机,提供了最坚实的底气。
兴奋过后,更现实的问题摆在了面前。
谢薇看着眼前长势喜人的幼苗,轻声道:“奎哥,空间里的产出这么多、这么好,我们总不能一直只靠自己消耗。而且,如果完全不在外面种点东西,也容易惹人怀疑。开春后,我们是不是也得在房子旁边开一小块地?”
这是个必须考虑的问题。完全脱离时代的丰衣足食,本身就是最大的不正常。
廖奎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地肯定要开。不过,怎么种,种什么,需要好好规划。”
他指着空间里那些长势均匀的幼苗:“空间里的种子,发芽率几乎是十成,长得又快又好。但外面的地,是冻土化开的生地,肥力、环境都没法比。我们如果直接拿空间收获的土豆做种薯,或者萝卜留种,种到外面,表现得太突出,会引人注意。”
“那怎么办?”谢薇蹙起秀眉。
“我们可以分几步走。”廖奎显然已经有所思考,“第一,开春后,我们先按照这边的常规,去场部或者附近老乡家换一些普通的土豆种和萝卜种子,在外面的地里正常种。这是‘明线’。”
“第二,”他继续道,“空间里收获的土豆和萝卜,我们自己消费大部分。同时,可以挑选一部分个头中等、品相不那么扎眼的,混杂在我们从外面正常渠道获得的蔬菜里,偶尔吃用,或者……在绝对可靠的情况下,比如和刘炮交换猎物时,作为添头。这样不显眼。”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廖奎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空间里这些长得特别好的植株,我们可以尝试留种。但这些优化后的种子,不能直接大面积种到外面。或许……可以等到我在畜牧科,或者你以后如果有机会接触到农技方面的工作时,用‘自己琢磨的土法子育种’的名义,极小范围地进行试验,慢慢地把成果合理化。”
他看向谢薇:“你之前在红星公社也接触过种植,到时候可以多留心场部农技站的技术资料,咱们结合起来,让这些东西的出现,有个说得过去的由头。”
谢薇认真地听着,眼睛越来越亮。廖奎的计划谨慎而周密,既充分利用了空间的优势,又最大限度地考虑了现实的风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