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故事梗概:石村布古法祛阴盐阵,沸鼎煮卤石驱散邪寒。采药婆婆藤甲淬火功成,毒线尽除。小石头体内参汤余烬焚身,胎记引寒潭共鸣。星斑婴儿掌心血痕吸尽母体温,冰冷如铁。石叔夜巡见黑风涧雾中隐现爪痕,灭村危机逼近。
本章梗概诗:
沸鼎煮盐祛阴瘴,藤甲淬火愈骨坚。
参汤焚烬煅凡骨,星痕烙魂锁深寒。
---
石村的夜,从未如此漫长而沉重。昨夜劫难的阴影尚未散去,深潭怪物的恐怖鳞影又烙印在每个人心头。恐惧如同潮湿阴冷的苔藓,在无声的猜忌和压抑的啜泣中悄然蔓延,浸润着每一寸土地,每一间石屋。空气中残留的硫磺血腥气,混合着新翻冻土的腥味、松枝燃烧后的焦苦,以及一丝若有若无、如同深潭淤泥般的**腐败腥气**,沉甸甸地压在鼻端,让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窒息的寒意。
“不能再等了!” 石叔的声音在死寂的村中空地响起,像一块投入冰水的烙铁,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他目光扫过一张张惊惶不安的脸,最终落在村口那片被夜幕笼罩、如同巨兽匍匐的鬼哭涧森林方向。寒意,带着淤泥与血腥的刺骨寒意,正从那个方向源源不断地渗透过来。“这寒气邪性!能蚀骨入髓!得用老法子,把村里的阴瘴秽气,狠狠刮一遍!”
石叔口中的“老法子”,便是石村世代相传、用以祛除山林邪祟阴寒的**古法祛阴盐阵**。
一声令下,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点燃了石村残存的生气。巨大的危机感暂时压过了猜忌。妇孺们如同被唤醒的工蚁,在石叔和几位老猎户的指挥下,爆发出惊人的效率。
空地中央,昨夜祭奠阿木爷的痕迹已被清理干净。几块**巨大的、表面布满蜂窝状孔洞的青黑色火成岩石**被汉子们合力滚到中央,垒成一个粗糙但稳固的简易灶台。灶膛口对着西北方向——鬼哭涧的来向。
“架锅!” 石叔低喝。
铁牛和顺子立刻抬来一口沉重无比的**生铁大鼎**。鼎腹浑圆,三足粗短,鼎口边缘厚实,鼎壁外侧布满了经年烟熏火燎留下的**漆黑油垢**和**细密的、如同蛛网般的灰白色盐霜结晶**。这口鼎,是石村熬煮兽脂、炼制粗盐、乃至祛邪仪式的核心重器,承载着无数代人的烟火记忆。
大鼎被稳稳架在石灶上。紧接着,七八个妇人抱着用**新鲜柳条编成的大筐**快步走来。筐里装满了大小不一的灰白色石块,大的如拳头,小的似鸽卵,表面粗糙,带着湿漉漉的水汽和一种**浓烈的、刺鼻的咸腥味**。
**非遗技艺:煮泉取盐(祛阴篇)** ——石叔亲自上前,拿起一块灰白石头掂了掂,又凑近闻了闻那浓烈的咸腥。“是上好的**卤石**!狗剩他爹前年冬猎时在鹰嘴岩背阴处找到的矿脉,存下的这点老底子,今日用上了!” 他沉声道。
妇人们立刻动手,将筐中的卤石小心翼翼地倒入巨大的生铁鼎中。石头撞击鼎壁,发出沉闷的“咚咚”声。接着,几个半大孩子提着**箍着几道藤箍的厚木桶**,将刚从溪中打来的、冰冷刺骨的**清冽泉水**“哗啦啦”地注入鼎中,水面迅速淹没了鼎内的卤石。
“起火!” 石叔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早已准备好的精壮汉子立刻将大捆大捆的**松木劈柴**塞入灶膛。松木富含油脂,极易燃烧。火镰撞击燧石,“嚓嚓”几声脆响,几点火星落入引火的**揉搓得极其蓬松的干艾草绒**中。
“噗!”
一点微弱的橘红色火苗猛地窜起!瞬间引燃了干燥的艾草绒,火舌贪婪地舔舐着松木劈柴上渗出的**淡黄色松脂**。
“噼啪…噼啪…”
松脂遇火,发出爆豆般欢快而急促的炸裂声!橘红色的火焰猛地腾起,带着**浓郁得化不开的松脂清香**,瞬间包裹了灶膛里的柴堆!炽热的火舌顺着石灶的缝隙向上翻卷,贪婪地舔舐着冰冷的生铁鼎底!
鼎内冰冷的泉水开始发出“滋滋”的细微声响,鼎壁外侧那层灰白的盐霜在高温下迅速融化,汇成一道道浑浊的水线蜿蜒流下,滴入灶膛的烈火中,发出“嗤嗤”的声响,腾起一股股带着咸腥味的白烟。
鼎内的水开始升温。被水浸泡的卤石表面,无数细小的气泡开始涌现、破裂。水色渐渐变得浑浊,一种**灰白中透着奇异青绿**的颜色弥漫开来。鼎口开始蒸腾起**带着浓烈咸腥气**的白茫茫水汽。
“加柴!火要猛!要透!” 石叔亲自守在灶边,目光如炬。汉子们立刻将手臂粗、浸透了松脂的**上好油松柴**不断投入灶膛。烈火越烧越旺,橘红的火苗渐渐带上了一层刺目的白炽边缘,鼎底被烧得通红一片!
鼎内的水温急剧升高!
“咕嘟…咕嘟…”
密集的气泡从鼎底翻滚上来,鼎中灰绿色的卤水如同沸腾的泥浆,剧烈地翻滚着,发出沉闷而持续的轰鸣!大量**浑浊的、带着刺鼻咸腥味和细微矿物颗粒**的白茫茫水汽,如同失控的怒龙,从鼎口汹涌喷薄而出!这股滚烫的、饱含着盐分与地脉矿物气息的蒸汽,带着一种**灼热干燥、驱散阴邪**的霸道力量,迅速向四周弥漫开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