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故事梗概:开山斧夜半自鸣,藤蔓覆祠堂显星图。虎子持斧引北斗倒影,七器虚影定方位。正午七器光聚巨斧劈天,现倒悬青铜城——檐角斧纹与开山斧同源,石叔残魂被钉于塔顶,最后刻“晨儿莫来”。
本章梗概诗:
斧光劈开星汉路,炊烟直上九重霄
莫道凡兵难撼宇,一斧能断万古潮
---
**一、斧照星路**
寒露过后的子夜,石村沉浸在一片被霜气浸润的深寒寂静之中。祠堂梁上,那柄与地脉相连、半透明的斧柄内光影流转的“开山斧·续魂”,毫无征兆地发出一阵低沉而急促的嗡鸣,如同沉睡的巨龙被某种星空的召唤惊醒。嗡鸣声越来越急,斧身开始高频震颤,带动悬挂它的粗麻绳索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呻吟。
“铮——!”
一声裂帛般的锐响刺破夜空!石斧挣脱束缚,化作一道裹挟着青金二色的流光,自梁上轰然坠落!
“砰!”
沉重的斧刃精准无比地插入祠堂门前那块被岁月和无数脚步磨得光滑如镜的夯土地面,深入整整三寸七分!斧柄末端连接地脉的根须瞬间爆发出璀璨的青光。这光芒如同拥有生命的藤蔓,沿着斧柄疯狂向上蔓延、缠绕、生长!不再是虚幻的光影,而是凝结成实质的、坚韧如铁的深青色藤蔓!
藤蔓的生长速度快得令人窒息!它们如同饥渴的巨蟒,贪婪地攀附上祠堂斑驳的土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覆盖了整面墙壁,甚至蔓延上屋檐瓦片,在冰冷的月光下织就了一张覆盖祠堂的、巨大而诡异的青藤之网!
更惊人的变化在月光倾泻的瞬间显现。每一片覆盖在祠堂墙壁和屋顶的青藤叶片,其背面都开始流淌出银白色的星辉!叶片舒展,清晰地显露出其背面天然烙印的、或是藤脉自行勾勒出的——一幅幅从未在石村夜空中出现过的、陌生而玄奥的星座图案!星图繁复精密,如同将整片陌生的星空拓印在了藤叶之上,冰冷的星辉与清冷的月光交相辉映,将祠堂映照得如同星海神殿。
虎子魁梧的身影早已守在斧旁。他仅存的左眼瞳孔深处,清晰地倒映着藤蔓上那些流动的星图纹理,仿佛有星辰在其中生灭。一股源自血脉深处的悸动与呼唤,让他毫不犹豫地伸出布满老茧的双手,紧紧握住了那深入大地的石斧斧柄。
触手冰凉,继而一股磅礴的力量感顺着手臂涌入四肢百骸。
“时辰到了…要起斧了!”虎子的声音低沉而肃穆,带着一种宿命般的沉重。
他双脚分开,腰马下沉,赫然摆出《开山斧诀》最基础也最核心的起手式——“开山定岳”!当他双臂筋肉坟起,将沉重的石斧一寸寸从大地中缓缓提起时,斧面上那七道象征着过往伤痕与秘密的深邃裂纹,骤然迸射出七道凝聚如实质的金色光束!
光束并非直射天际,而是斜斜投射在祠堂门前坚实的地面上。七束金光落地,竟精准地勾勒出一个巨大无比、清晰异常的北斗七星倒影!倒影中的每一颗星辰都闪烁着凝练的金芒,并且,每个星位之上,都自动浮现出一件石村守护器物的虚影:
1. **天枢位**:采药婆婆那藤蔓缠绕、生机勃勃的**青藤药钵**虚影,钵底符文若隐若现。
2. **天璇位**:阿木爷那弓臂流转星图、星光为弦的**星纹猎弓**虚影,弓弦微微震颤。
3. **天玑位**:翠婶那寒光内敛、开合间似有叮嘱低语的**阴阳剪**虚影。
4. **天权位**:铁牛那锅底刻满心得、被小豆子珍重别在腰间的**万象烟锅**虚影。
5. **玉衡位**:孩童们供奉在矮案上、映照出历代孩童嬉戏光影的**童心斧**虚影。
6. **开阳位**:悬浮供桌之上、裂纹中流淌暗沉光泽、隐隐回荡古老哀鸣的**混沌钟**残片虚影。
7. **摇光位**:虎子手中紧握的、本体所在的**开山斧·续魂**的凝实虚影!
**非遗技艺·星斧定位**:
1. **天时**:必须在寒露节气之后,天地肃杀、星力最为清冽纯粹的第一个万里无云之夜。
2. **地利**:斧刃坠落并插入的地点,必须是那块被天雷劈过、焦黑如炭、中心却蕴藏着一线生机的古老槐树树墩!这正是当年石叔手把手教导幼年小石头如何运力、如何下斧劈开第一块硬柴的“启蒙之地”!树墩内部残留的雷霆之力与斧诀传承的烙印,是引动星图的关键节点。
3. **人和**:起斧者必须完整地继承并融会贯通《开山斧诀》的精髓,其血脉与意志是沟通星图与人间器物的唯一桥梁。
当虎子将石斧高举过头顶,完成“开山定岳”式的最终姿态时,斧面上迸射出的七道金光骤然分裂!每一束金光再次分化为七道更细、却更加凝练的光丝,如同拥有灵智的活物,瞬间跨越空间,精准无比地照射在祠堂内对应位置的那七件真实器物本体之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